第七章:一蓑烟雨【本卷完】 (第2/3页)
王安石眨了眨眼:“那确实是有些偏远了,琼州岛这些年来虽然发展的不错,但比起来江浙、甚至是京都一带还是差的有些远了。”
“不过说起来,安兴兄呢?他怎么不在?”
苏轼叹了口气,这个他倒是知道:“安兴兄这会儿应该还在往这个方向赶来吧,毕竟他比咱们都要忙,陛下一时兴起要建什么大学士阁,总理三省六部之事,安兴兄恐怕是忙得脚不沾地了吧?”
他看着欧阳修、王安石说道:“倒是你们两个,能来的这么早,出乎我的意料。”
王安石一笑:“怎么?你感动了?”
“我们两个可是专门告假来的,就怕你小子站在这一个人等我们一群人,到时候岂不是显得十分凄凉?”
苏轼撇了撇嘴,本想说什么的时候,却突然停住了嘴,他看向远处着急赶来的人,咧开了嘴笑了笑,神色十分快活。
“安兴兄。”
“你终于来了。”
陈世从车里走了下来,斜了一眼苏轼,从袖子中拿出来了什么东西,直接丢给了苏轼:“行了,拿着东西赶紧滚吧。”
“一天天的只会给我惹事。”
“我看看有没有办法把你从江浙调回来,等到陛下不那么生气了吧。”
“记住了,去了江浙也要管住你这张嘴!”
“可不要再像现在这样口无遮拦了,否则总有一天我是没办法帮你压下来的!”
苏轼嘿嘿一笑,拿着那封“圣旨”塞进了袖子里,之后跳到河岸边的船只上,船只下面波荡起来些许细微的波纹,荡漾着朝着远处。
一点点青绿色的影子照应在他的身上,而后缓缓的飘向远方。
风儿缓慢的吹拂着,脚下的小船只缓缓的朝着远方的波纹汇聚,而后离开了这京都的港口,就像是一只风筝一样飘向远方,这好像烙印着苏轼的一生。
山水都在飞速的往后褪去,苏轼脸上的那一抹笑容也缓慢的消失了,只剩下一抹怎么也挥散不去的怅然,他整个人都坐在那里,愣愣的看着周围迅速滑行的一切。
一旁的渔夫走到了他的面前,嘿嘿一笑:“这位先生,再有半个小时咱们就到港口了,您到时候就可以换乘船只了。”
苏轼摆了摆手:“我知道了。”
渔夫也没说什么,只是耸了耸肩膀,揉了揉自己的腰。
半个时辰后。
苏轼从小船上走了下来,而后换乘了大船,站在大船上的苏轼感慨了一声:“哎——”
而他的身后,那艘小小的古朴的船只缓慢的滑向了远处,一路上渔夫还碰到了自己的熟人:“嘿?你也刚送完人过去啊?”
那老人见到渔夫也是放松了下来,之后从船篷里面拿出来了发动机放在一旁,然后点燃了腰间别着的烟斗:“你说那群人到底在想什么呢?真是奇怪。”
“有好好的大船不坐,非要坐咱们这种小舟,就好像是这样显得更有气氛一样。”
他撇了撇嘴:“不过吗,也是好事,不然咱俩就没有这个饭碗啦。”
渔夫也是拿出来发动机之后装在船尾:“谁说不是呢?”
“好像是那些文人觉着坐着这种老古董、再配上一个咱俩这种年纪的船夫一点点的划更有什么氛围。”
“我刚刚带的那个可是个大文人嘿,好像是前两年龙虎榜的那位状元郎,叫什么苏轼的。”
状元郎?
“哎哟喂,那你这船不得了啊。”
“载过状元郎的船只价格可是和咱们这种不一样的。”
两人一路闲聊,不过一会儿就快到港口了,然后两人熟练而又麻溜的将发动机收了起来,之后靠着手中的船桨划到了港口。
熟练的开口揽客。
“古典人工手摇船只——”
“只需要八十八钱,便可以从此处一直坐到港口换乘——”
“方便快捷——”
“人工手摇,童叟无欺——”
那渔夫则是嘿嘿一笑,添了一句“广告词”
“我这条刚刚可是坐过龙虎榜状元郎苏轼先生的——”
“第一位只需四百八十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