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花萼相辉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二章: 花萼相辉楼 (第1/3页)

    开耀十五年。

    研究院研究了数年的火车终于被彻底拿上了台面,而后以陈氏为首的诸多世家开始着手修建贯通南北的铁路,整个大唐在皇帝陛下的命令中,就像是一座机器一样开始飞速的运行。

    铁路贯穿南北的过程,也同样是大唐迅速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人开始被“燃烧”,但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因为燃烧的那些人,为了大唐燃烧的那些人都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和荣耀。

    在开耀十五年的年末,大唐的统治阶级们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们不能够再继续让大唐的黔首们燃烧下去了,这样燃烧下去只会提前透支大唐的未来。

    所以.

    大唐的统治者们开始思考办法,思考能够改变这一切的办法。

    他们最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既然无论如何都是需要人的,那么为什么.为什么不找一些蛮夷呢?

    蛮夷之人又不算是什么人,让他们来承担“燃料”的这个功能不是更好么?

    珍贵的大唐黔首应该被用在其他的地方。

    而这,便是代价转移。

    当高贵的统治者们寻找了一圈之后,终于找到了他们觉着合适的人——即天竺人。

    天竺人太适合作为大唐进展的燃料了。

    第一,他们的距离很近。

    近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他们可以很快的将人弄过来,然后替代正在燃烧着的大唐人,给他们提供利益,而那些被替代了的大唐人就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第二,这群人有天生的奴隶感。

    他们被当地的统治者灌输了“卑微”的观念——天竺特有的等级制度让他们底层的人不敢反抗,不能反抗,本身就是奴隶的一种——这种观念已经持续了许多年,或许有上千年?

    谁也不知道。

    但总归来说,这群人很好用。

    第三,天竺人口同样很多,但真正掌握了权力的人并不多,他们有大量的奴隶可以给大唐输送。

    于是,在开耀十五年的年末,一群装备齐全的“豪商”开始沿着水路一路前往天竺,准备和那里的统治阶级进行一些友好的协商。

    但最终失败了。

    天竺的统治者十分傲慢,并且觉着大唐不算什么,他们甚至杀了前去的一位商人——那位商人是大唐某位贵族的私生子,而这触怒了那位贵族。

    更加巧合的是,那位贵族的另外一个儿子是当朝公主的“面首”,也就是小情人。

    在枕边风以及添油加醋的描述中,这一场很小的商人风波就成了天竺对大唐的挑衅。

    长公主的哭诉让李承乾陷入了暴怒的状态当中,而此时的大唐也因为这位陛下的愤怒而变得愤怒起来,就像是一个老好人突然之间翻脸了一样。

    开耀十六年,春。

    大唐皇帝李承乾诏令,天竺之地不尊大唐天威,擅自杀害大唐使者,大唐将对天竺发动战争!

    而且是绝对不会停止的战争!

    除非天竺的统治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随后,李承乾下令,让李靖的儿子以及陈临安的儿子为“主将”,分兵两路,一路走水路,另外一路则是陈兵边境,分别从两个方向攻打天竺!

    恢弘的声音从太极殿中发出,而后整个大唐就陷入了战争状态。

    当然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对大唐造成什么负面的影响,毕竟如今的大唐实在是太过于强盛了,那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就像是钢铁怪物一样,而在陆地上的士兵也不必步行赶往边境,而是通过开耀十三年开始就一直在修建的“铁路”,坐在那不需要人工、牲畜驾驭就能够日夜运行的火车前往边境。

    是的。

    开耀十三年,内燃机和火车被发明出来之后,大唐就开始集结全部的力量修建一条铁路,这条铁路贯穿南北的同时,其实更多的是从长安一直沿路抵达天竺与大唐边境。

    这一点不得不说实在是太巧合了。

    至于是不是故意的、至于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