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继任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五十七章:继任者 (第3/3页)

——”

    刘备的声音苍老,像是一只疲惫而又无力的老虎。

    他的眼睛中带着些许的沉暮之色,整个人坐在那里,老而无力。

    “我之时日,大抵上就是这几个月啦。”

    刘备眼眸中带着笑意:“我走之后,若是禅儿可以辅佐,你便辅佐他,若是不能辅佐.”

    他的眼睛中带着苍老:“若是不能辅佐,你便主持着朝政,到时候无论是与曹魏合流,还是直接降了大虞,都可以。”

    刘备拍着诸葛亮的手,这些年他对于匡扶汉室的心愿依旧热烈如火,但他自身却是看开了许多。

    “我等已然竭尽全力了。”

    “哪怕是高皇帝再侧,也不会指责你我。”

    他握着诸葛亮的手,眼眸中的光芒却和火焰一样明亮。

    “你我之功过,自有千古后人评说!”

    诸葛亮与刘备执手,眼眸中隐有泪光。

    “陛下——”

    “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桃花源中

    刘邦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面前的水镜,脸上却没有那些子嗣以为的伤心难过,毕竟如今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大汉的命数已经到了。

    刘彻被自家老爹碰了碰肩膀,只能无奈的上前一步。

    “曾大父,世上之事,大多如此。”

    他较为开朗的说道:“好歹咱们大汉传承了四百多年呢?”

    “总比某个”

    话还没说完,刘邦的一只手瞬间伸了过来,将刘彻拉到一边,而此时一柄长剑从天而降,直接落在了刚才刘彻所站的地方上。

    太阿剑!

    刘邦讪讪一笑:“那个,那个政哥啊,你别生气,我这玄孙子不是故意的,他不是那个意思。”

    远处,嬴政慢悠悠的走了过来,瞥了一眼刘彻,看在如今凡俗情形的面子上没有跟刘彻一般计较,毕竟是小辈。

    他只是说道:“你觉着你曾大父很伤心?”

    刘彻有些迷茫,其余的大汉皇帝也都有些茫然。

    难道不应该么?

    嬴政只是笑了笑,赞叹的看着水镜。

    “就如同当年大秦覆灭的时候,我不曾有多难受一样,如今的刘季也是一样。”

    “四百年的大汉,这个叫刘备的给了他一个体面的结局,就像是当年的“子婴”一样。”

    “此为天命,非人之过。”

    嬴政微微的叹了口气。

    他看着苍天上空,那悬浮着的命运与时光长河,也看着那闭目的“陈野”,轻声说道:“陈祖已然在尽力改变所谓天命了,这已然是大汉最好的结果。”

    刘邦也是哈哈大笑:“不错不错。”

    他看着凡俗的刘备:“等这小子来了,必定要与他好好聊一聊!”

    正统十一年,春二月。

    大汉天子“刘备”崩,传位于太子“刘禅”。

    令“丞相”诸葛亮监国,并且让刘禅拜诸葛亮为“义父”,自此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天子谥号“昭烈”。

    是为“汉昭烈帝”。

    这一年是正统十一年。

    “昭烈帝者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评曰:昭烈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太祖、魏武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虞成武帝,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史记·汉书·昭烈皇帝本纪》

    越月旬,百事皆不顺。

    正统十一年,春三月。

    就在大汉天子昭烈皇帝病逝的一个月后,大魏天子曹丕病逝。

    年仅三十余岁。

    临终前诏曰,传位皇太子曹叡。

    拜“陈英”为相,掌军国大事,拜司马懿为大将军。

    这一年,是正统十一年,也是公元231年。

    继位者们登上皇位。

    这持续了几十年的乱世,似乎要迎来终末的结局。

    这是继任者、也是开创者。

    新的时代。

    正在眼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