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赤壁上的璀璨(其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十七章:赤壁上的璀璨(其一) (第3/3页)

时候,陈氏才会选择一致。”

    “陈氏弟子众多,陈氏虽然不想要参与天下纷争之中,但陈氏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便应当拿出相应的魄力。”

    “陈氏会如同当年秦末的时候一样,令家中子弟做出自己的选择。”

    “想要去救天下百姓于水火的便去涉事,想要为官镇守一方的也去做,想要参与某一方势力去争夺天下的,同样去做。”

    陈泽熙说道:“陈氏祖训“问心无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陈氏不会干涉他们的决定。”

    “这一点,天下人都必须知道。”

    “天下人也应该知道。”

    这话落在曹操与刘备的耳朵中,就变成了另外的一层意思。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陈泽熙的选择,当即点头:“既然如此,我们明白陈氏的选择了。”

    等到两人走了之后,陈泽熙才再次叹了口气说道:“天下纷争,动荡至此啊。”

    “陈氏子弟学成,不就是为了守护天下百姓的么?”

    “该如何选择,便看他们自己的了。”

    元安三年春。

    天下纷争之际,陈氏有二三十位嫡系子弟出山,并且表示他们不代表陈氏,而是代表自己。

    他们之中有的选择了大虞,有的选择了琅琊的大汉,有的选择了长安的大汉,有的单纯的前往地方为官,镇守一方,也有一部分子弟行走在天下,为了帮助天下百姓不断奔波。

    这群人中,有政治家弟子,有儒家弟子,有墨家弟子,有医家弟子。

    各司其职不外乎如此。

    元安三年,夏秋之际。

    长安与琅琊方面再次表示,希望大虞能够主动投降,他们可以代表大汉加封大虞的天子为“虞王”,就像是刘氏的封王一样,但大虞要去掉国号,只是刘氏的一个封王。

    在大汉境内建立“大虞”。

    大虞天子断然拒绝。

    并且大虞天子表示自己称帝的目的和自己父亲称帝的目的一样,都不是为了当皇帝,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他断然不可能让腐朽的大汉继续下去。

    而这般的言语也成功惹怒了长安与琅琊两方面,于是战争便在这一年的夏秋之际爆发了。

    黄忠、魏延、张飞、关羽、夏侯惇、于禁、乐进、张郃、张辽等诸多大将为首,大致分为两路,一路为长安大汉、一路以为琅琊大汉。

    其中,又各自分为好几股势力。

    而大虞方面呢?

    董仲颖、赵云、吕布三人分为三路,其中董仲颖麾下又有“太史慈”“丁奉”“朱治”等大将,赵云麾下则是“张绣”、“庞德”、“甘宁”,吕布则是只单单要了“颜良文丑”两位。

    三国这个时期中,最为重要的一场战争一触即发。

    元安三年,战争爆发。

    最开始的时候,大虞和曹刘联盟打的有来有回,双方焦灼,除却三方最重要的都城州郡之外,其他的地方可能今日是你的,也可能明日就变成了我的。

    而到了元安四年的时候,局势开始慢慢的朝着曹刘偏移。

    毕竟曹刘占据中原大部分地带,良田无数,两个势力支撑着粮草的供应,较之大虞还是占据优势的。

    而这个时候,当年百姓南迁的作用便开始缓慢的凸显了出来。

    北方虽然占地面积广,而曹刘更是占据了大部分的良田,但是经过开发的荒田也能暂时让大虞支撑。

    若是没有这一口气,或许大虞早就战败了。

    元安五年,战争持续焦灼,但这个时候已经不经常爆发“战争”了,绝大部分时候处于一种诡异的宁静与和平当中。

    这一年的年末,曹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们要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历史中可以与“五大战”相提并论,甚至更加惨烈,而这一场战争更是决定了未来三百年的九州局势。

    无数的名将、大才陨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

    它的名字叫做

    “赤壁之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