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英雄迟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十五章:英雄迟暮 (第3/3页)

是这小小的苗疆了,就算是那匈奴不也是败在三人手中?

    而从这里收缴的书籍等物也都是送到了皇宫中。

    这里还有另外一件趣事,皇帝特意让人抄录了一份然后送到了安国王府中,并且写了一封诏书,诏书中倒是没有什么别的内容,只有炫耀。

    什么“朕知拙身楼藏书众多,然则却不曾听闻此书,是以特赐之。”

    陈无实当时接到这诏书的时候无奈在心里感慨,陛下都是什么年纪的人了,怎么还喜欢玩这么一套?

    不就是前段时间那“催眠术”的手札宫中没有丝毫的记载么?

    太初十二年的年末就在这种啼笑皆非的环境中过去了,而新的一年刚刚年初,天子就表示,太初这个年号我用的烦了,所以要更换一个。

    当然,明面上是说十二岁乃是一个轮回,因此他要更换一个年号,以全大汉。

    于是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天子便宣召改元“征和”,是故新的一年便为“征和元年”。

    征和元年,刘彻已经要快五十岁了,年岁的增长导致他的身体逐渐的变差,而如今的大汉休养生息多年,可以说是国富民强。

    在这种情况下,天子变得“奢侈”一些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于是,天子下诏修建“甘泉宫”,这座宫殿修建的速度并不算很慢,所以征调的民役十分多。

    只是这一次,没有如历史中那些大量征调民役后发生的后果,因为在这一次,天子、丞相等朝廷官员商议了之后,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措施。

    民役管吃,并且——有钱拿。

    当然,是很少的一笔数字。

    但——

    百姓们已经知足了,要知道以往徭役可是必须要去的,而且还要自己带着干粮!

    别说有“食禄”了,连吃的都没有!

    这样一比,还有什么问题呢?

    虽然工钱很少,也就是勉强有一点点而已,但对于黔首来说已经足够了,所以甘泉宫在征和二年末的时候就差不多修建完成了。

    于是,天子移居到了甘泉宫中。

    长安城内便只剩下了一个东宫太子了,朝臣们对此并不是没有什么意见,但他们的意见刘彻压根不听。

    天子掌权这么多年,所有人都明白天子的脾气和性格,要是那么容易就能说得动,那就不是天子了。

    于是,政务便来往于长安城与城外的甘泉宫内。

    征和三年,刘彻的身体愈加的不好了,于是便让陈无实、卫青跟在自己的身边,帮助自己处理政务,让陈无实的长子陈多病跟随在太子的身边帮助太子,让陈去虏以及霍去病留在长安城内。

    而此时的刘彻愈发的宠幸那个叫做“江充”的臣子了。

    江充虽然出身于儒家,但为人却是十分狠毒,他是有名的“酷吏”,太子甚至多次与他有所争执,而其就像是一条疯狗一样,愈演愈烈。

    但有陈无实在,江充并没有机会与刘彻讲刘据的坏话。

    但江充多次与刘据发生冲突,他心里怎么可能安生呢?若是真的等到刘据成为皇帝,那么他的末日便是真的要来到了。

    江充也是一个人,他当然也是想活下去的。

    所以他暗中投靠了依旧留在长安城内的另外一位皇子,也是如今随着卫子夫年岁见长不再青春后,刘彻最宠幸的夫人“钩戈夫人”所出的孩子。

    如今尚且年幼。

    但在江充看来,年幼正是刘弗陵最好的一点了。

    等到刘弗陵登基,钩戈夫人和幼帝难道就不害怕陈氏的势力么?届时定然会更加信重自己,他不求能够替代陈氏的作用,但谋求一个“一步登天”,这不难吧?

    征和三年的时间过得很慢,但也终究会过去的。

    眨眼之间就要征和四年的时候了。

    长安城,东宫内

    刘据叹了口气,按着额头,他的头上华发渐生。

    刘进跪坐在他的面前,眼睛中带着忧虑:“父亲,您何故叹气?”

    “可是朝政上又出现什么问题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