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六章:旧事 (第3/3页)

了当的“赶客”。

    这一瞬间,刘荣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怒视着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陈秋,眼睛中、心里全都是怨愤。

    “好。”

    他猛地站了起来:“既然如此,那日后梁王登基、针对陈氏的时候,还请安国君勿要忘记今日所言!”

    刘荣的声音掷地有声,而陈秋则是一脸的不在意。

    在刘荣走之后不久,另外一位访客也到了。

    梁王。

    如今长安城内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梁王的神色更加谦卑,比起来多年之前显得成熟了一些,他看着陈秋装模作样的行礼,装模作样的安抚着陈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若陈氏能够支持他成为“皇太弟”,甚至日后成为“天子”,那么当年的事情他便不追究了,会让那些事情永远的过去,并且会优待陈氏。

    表示皇长子能够给陈氏的,梁王也能给,甚至能给的更多。

    陈秋面对梁王的态度较之皇长子来说好了不少,毕竟他也知道此时是天子利用梁王的时候。

    于是客客气气的敷衍了几句。

    当梁王也离开之后,陈秋才是无奈的直接依靠着身后的凭几半躺在原地,他仰天看着那无穷无尽的湛蓝色,只得开口道:“事实难两全,只是终究觉着皇长子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他叹了口气,捏了捏自己的鼻翼。

    皇长子刘荣为人心胸狭隘、蠢笨不堪,就连今日说服他的这一套词都是手下的人商议许久才搞出来的。

    这样的人若是成为天子,必定不会记住陈氏的恩情,只会记住陈氏的“罪过”。

    记错而不记功,这便是陈秋对皇长子的评价。

    景元十年,冬。

    大将军周亚夫率“细柳军”而至梁国,凭借着梁王的旨意以及天子的诏书,成功接管了梁国的所有城池以及布防,在周亚夫堪堪完成这些布置的时候,九国联军抵达梁国最靠前的城池之下。

    两方对峙。

    此时的吴王早已经是不隐藏了,以自己的夫人谋逆,乃为九族株连的大罪,自己此时即便是继续效忠天子也无人会相信了,所以自己为了“苟全性命”只能够站出来。

    他是为了清君侧,而不是为了复仇。

    他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不是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大位。

    当然,这些理由骗骗鬼可以,拿来骗天下人以及朝廷诸公便是有些过了。

    吴王也没有打算让他们相信这个理由,毕竟这只是“外衣”。

    刘濞站在阵前,身着铠甲,天穹上大日落下的光芒一照,他身后的大军严整而又肃穆,像是肃杀的秋风。

    “绛侯!伱我今日竟兵戎相见耶?”

    他的声音中带着悲痛,手持马鞭,轻叹一声:“我等只为伐奸佞也!绛侯何必阻拦,难道不怕后世青史昭昭,其上记录着绛侯的罪行么?”

    周亚夫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刘濞轻声道:“贼子!”

    “你掀起叛乱之举,何人不知,谁人不晓?”

    “到了此时竟然还口中言语“诛杀奸佞,而清君侧”之语,真的以为天下人都蠢笨不堪么?”

    他冷声呵斥道:“昔日,你我同为大汉诸侯,今日你为叛逆我为臣,当两军对垒,一决胜负!”

    “何如女儿家一般言语?”

    周亚夫横眉冷对,而刘濞神色悲痛。

    当天穹上最后一抹日光的余晖被那无穷无尽的、如墨一般漆黑的乌云覆盖的时候,吴王终究是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呜——呜——呜——”

    如同哽咽的号角声响起,大战一触即发。

    长安城

    夜色漆黑,然则梁王府中欢笑不断。

    美食佳肴、奇珍异宝、各色权贵陆续入场,梁王的晚宴,正式开席。

    列席者无不为当朝权贵。

    ————————————

    “景元十年冬,天子以绛侯亚夫为将,率兵十万而平乱。时吴王驱马至梁军阵前,欲惑绛侯,无果,则令攻城。战数十日,血流成河、尸骨满地,战后鹫鹰横飞,则天下而荒。——《汉书·孝景帝本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