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争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六章:争嫡 (第2/3页)

诉刘武,他们一定能够做出一定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刘武自然也是相信的,他只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想要得到东西之后再去接纳儒家而已。

    儒家会答应下来,自然也是因为刘武的身份太合适了。

    简直是下一个“天子”。

    出身庶子、长兄被天子说“不类己”、自己的母亲很宠爱他、这一系列的条件下来,简直是在刘武的身上写了一个“皇太弟”的身份了。

    后元四年,秋。

    长长的秋日袭来,席卷了整个长安城,无数金色的落叶掉落在地上,将地面都铺成了一层层的毯子。

    朝堂上儒家十分老实,自从上一次和刘武谈过话之后,他们就一直保持观望,似乎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出手的机会。

    后元四年,十月,末。

    儒家终于准备动手了。

    朝堂之上。

    在儒家准备动手的时候,天子率先宣布了一个本应该早就“宣布”的消息。

    “纸”。

    他告诉了朝堂上的众人,“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东西,又能够给天下人提供怎么样子的便利。

    天子只是简单的讲了两句,之后的内容全数都是交由身旁的中官讲解的。

    于是,一个神乎其神的东西落在了众人的耳中。

    刘恒坐在高台上,看着下方众多臣子神色的变换,心中划过一抹笑意。

    因为这是在他为皇帝的时候被发明出来的,这是归属于他的政绩之一!

    日后只要有人提起来这“纸”,只要还有人使用“纸”,就必定是要想起来他这位皇帝!

    他坐在皇位上,轻声开口道:“诸卿,此物如何?”

    “可称得上是祥瑞之物?”

    一时之间,无论是陈氏派系的人,还是准备大打出手的“儒家”之人,全都是沉默了。

    此物若是还称不上祥瑞之物,那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称得上是祥瑞呢?

    如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一个个的臣子行礼,他们的声音就几乎要穿透整个长乐宫。

    “大汉万年——”

    “陛下长乐无极——”

    后元四年,冬。

    冬日的第一天,天子以及陈氏就给了天下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纸”的问世代表着诸华诸夏文明正式进入到了一个更加深远的层次,他朝前方迈进了一大步,从此,诸华诸夏告别了使用竹简的时期。

    当然了,如今的华夏大地还不能够告别绢帛这个东西,因为在贵族阶层看来,某些较为“重要”或者某些较为“尊贵”的东西还是要以“绢帛”来承载。

    比如“圣旨”。

    华夏从正式进入到封建时代,一直到封建时代结束,“圣旨”都是以绢帛为承载的。

    这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毕竟在华夏的某个阶段,绢帛曾经成为过“货币”,或者说在一定的特定时期之下,绢帛依旧可以当做货币使用。

    比如明朝后期。

    在“宝钞”的信用体系崩溃了之后,有些时候皇帝赏赐臣子也会羞于脸面而不愿意赏赐“宝钞”,反而是赏赐“布匹”,这些出自宫中的绢帛布匹,便是可以当做货币使用。

    当然——除非是脑子缺根筋,也缺了几个心眼的臣子之外,没有人会真的将皇帝赏赐的绢帛卖出去。

    其一,这是大不敬之罪。

    其二,这乃御赐之物,留着将来给自己的孩子做嫁妆亦或者彩礼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有了此物子女在成婚时候的脸面也会多上几分。

    在纸张的消息传出的时候,人们恍然惊讶的发现,在京都之中成立了一个新的地方,专门制作纸张。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纸张的制作方法也被传了出来。

    起初人们并不敢轻易的尝试学习,毕竟这纸张的制造方法是属于天子和陈氏的,直到后来有个商人贼胆包天,真的去试了试制造纸张后,所有人才放下心来。

    就如同瓷器由“官窑”制造以及“民窑”制造一样,纸张也同样如此。

    官方制造出品的“君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