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新皇三把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章:新皇三把火 (第2/3页)

传出去。

    因为他们想要瓦解陈氏的威严和压迫,从而让他们的族人不再害怕陈氏。

    是的,不再害怕陈氏。

    从百年前陈氏成为天下人心中最恐怖的世家开始,他们这些人的族人也开始害怕起来了陈氏,甚至.他们也在害怕陈氏。

    他们传出来的这些言论很有作用,一部分的人的确开始不再害怕陈氏,反而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开始嘲讽陈氏了。

    只是很可惜的是,这种情况还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代王被立为皇太弟的事情便传了出来,这让天下诸多世家都感觉到像是一口口水呛在了喉咙里。

    兜兜转转,代王还是成为了皇位的继任者?

    而当德仁六年的冬末,那一封石破天惊的诏书出现后,这些人对陈氏的害怕比以往更加严重了。

    刘恒的登基仪式上,所有的世家大族以及那些隐藏着的小人都眼睁睁的看着这位至高无上的陛下,将陈氏之人请到了祭台之上。

    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厌恶的陈氏,以及瞧不上的刘恒在他们的脸上狂扇耳光。

    兜兜转转,代王刘恒还是成了皇帝。

    在这新的一年,刘恒改元“后元”,是为后元元年。

    后元元年,天下太平安定。

    经过高祖年间以及德仁年间的十几二十年,天下的黔首终于摆脱了战乱的影响,从而再次的安定了下来。

    尤其是在前些年间,击退了匈奴侵略的同时,皇帝还平定了诸王之乱,逼迫着诸王将自己的封地交出来一半。

    这对于黔首们来说是一个交好的信号。

    因为这告诉他们中央朝廷的力量很强大,不必害怕可能会到来的战乱。

    人们其实并不是很害怕战争,而是害怕战争发展到一种无法控制的地步。

    若是战乱无法控制,岂不是又是一个秦末战乱?

    秦末战乱倒还是好的.

    有些当年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老人们则是会想到那真正战乱的七国时代,七国之时,天下攻伐,谁会将他们这些黔首当成是人呢?

    就算是将他们当成人的那些君主,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他们罢了。

    利用他们获得粮食、利用他们获得利益,利用他们获得兵卒。

    利用他们得到天下。

    他们的本质不是黔首,不是国人,甚至有可能不是人,只是一个个的工具,达成去往那个至高无上位置的工具罢了。

    这一切不过寥寥。

    后元元年。

    天下诸王都安静了不少,无论是荆王、淮南王、楚王这些高皇帝所分封的旁系刘氏诸王也好,还是那些高皇帝子嗣的子嗣这些嫡系刘氏诸王也罢,都逐渐的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低头发展自己的实力。

    这一年的开头十分好,后元元年刘恒颁布了新的诏令。

    依旧是老一套,只是这一次的老一套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刘恒听了萧何等人的建议,在抑制了一部分商人的权利之后,又给予了这些人一部分“该有的东西”。

    在地位上打压他们、在另外一部分“实际”上弥补他们。

    这个时代针对商人们的税收是十分繁重的,甚至还要加上一部分“官员”们的层层剥削,在事实上,这个时代商人们最后所获得的收入少于三成。

    但即便是这样,商人依旧十分踊跃。

    后元元年夏五月。

    天子诏令,商人不允许穿着绢帛、丝绸等物,出行不允许使用过于奢华的马车、在家中的时候布置不能够过于奢侈、甚至在吃的东西方面都有所限制。

    这是在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打压商人,以此来达到“重农抑商”的策略。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重农抑商”是最好的选择。

    商人们来回奔走从而获得利益,但对于统治者们来说,尤其是这个时代的统治者们来说,稳定的人口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可以征税、可以征调徭役与兵役。

    所以在萧何提出要提高农民地位,而压制商人地位的时候,陈彼、陈居两人都没有阻拦,这对于大汉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前面两位帝王的努力下,当初大秦为了征战天下所修建的十三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