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说英雄,道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九章:说英雄,道英雄 (第3/3页)



    年轻人嘴角带着不屑的笑容:“胡亥是因为恐惧、害怕、与纵欲过度,加上之前在冷宫中呆了太长时间伤了底子罢了。”

    “至于您?”

    年轻人转头看向子婴,神色肃穆,像是看着自己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

    “至您么,则是因为不听臣的劝告,每日焚膏继晷的处理政务。”

    “所以自己伤了自己的身体。”

    “休说什么天命,不过都是人事罢了。”

    子婴听着年轻人毫不留情的拆穿自己,无奈的扶额叹气:“簪缨兄,你的性子与你大父可是一点都不同啊。”

    陈簪缨只是脸色淡漠:“那是因为陛下经常不听从臣的劝告,所以才让臣总是这般言语。”

    “否则,臣的性子当与臣的大父是一样的平和。”

    子婴一边笑着,一边揽着陈簪缨的肩膀:“哈哈哈哈哈,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是知道的,就算是将养着也是没几年好活的,不如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将天下给梳理一下。”

    “万一到时候秦国输了,不是还能够给继任者一点放松的时间,不至于天下大乱?”

    他看着陈簪缨说道:“只是,现在朝堂上那群人还没有猜到,你就是武安君的后代,当真是令人遗憾啊。”

    陈簪缨嘴角扯开一个半笑不笑的弧度,他轻轻开口道:“臣化名“瓒沉”便是想要瞒过他们,毕竟陈氏如今”

    他略带沉默的说道:“但大父生前曾经与我说过,陈氏可以放弃秦国,但我们这一脉却不能放弃秦国。”

    陈簪缨的脸上带着莫名的遗憾,他望向远处的方向:“我们这一脉身上流淌着与陛下您身上一样的鲜血,那是属于孝公长女攸宁公主的血,嫡长子一脉当以陈氏为先,我们这一脉便是该与秦国共进退。”

    “哪怕最后与秦国一统埋葬,也是应当的。”

    子婴听了陈簪缨的话也是有些沉默,他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了。”

    “走,回宫。”

    官渡,陈氏。

    陈居站在湖畔,看着那远处荡漾起的波纹,他的身后站着两个孩童。

    陈彼、陈通。

    陈彼乃是陈氏第七代的嫡长子,而陈通则是陈簪缨的儿子,陈赞的重孙。

    陈居轻声开口问道:“通儿,你会恨我么?”

    “恨我不曾阻拦你的父亲?”

    陈通站在那里,虽然年幼,但是脸上已经看不出多少稚气了,他只是轻声开口道:“我并不憎恨您,这一切都是父亲的选择。”

    他笑着,但是难以掩饰眼眸中的哀伤:“父亲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秦国与陈氏数百年间的情谊,总要有人去体面的收尾,而您这一脉为嫡长,必须肩负起陈氏兴亡的责任,那么与秦国赢姓身体中流着一样血的,就只剩下我父亲这一脉了。”

    “昔年,攸宁公主为陈氏诞下两位嫡子的时候,已经埋下了今日我父亲选择的结局。”

    他微微躬身:“我并不后悔。”

    “只愿父亲,得偿所愿。”

    风诈起,吹皱一湖春水。

    沛郡

    刘邦站在城池门口,望着远处正在奔驰而来的黑冰台令。

    当圣旨抵达沛郡的这一刻,刘邦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他轻声的看着远处的烟火。

    “今日,吾可称王耶。”

    武烈五年,春。

    反贼项羽妄自称王建国,为东楚霸王,而朝廷则是册封了沛郡的沛公为“汉王”,许其分邦建国。

    这是秦国第一次允许有人建国,但却并不是分封制的开端。

    因为汉王是秦国第一个真正存在的“王”,也是最后一个真实存在的“王”。

    天下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此时此刻,天下只剩下了三个势力。

    高高在上的秦国,逆贼项羽所建立的“楚国”,处于楚国与秦国之间,既是秦国抵抗楚国壁垒,又是距离秦国心脏最近的“汉国”。

    三分天下的局面,再次出现了。

    秦皇、汉王、楚霸王。

    说英雄,道英雄。

    谁是英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