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静静的秋夜 (第2/3页)
了一处能俯瞰见整个村落的高处山崖。
一路上看到村民,有问题就问。从他们口中,岑冬生得知姜家祖坟在村落背靠这座山的更深处,而祖宅则位于村子西边的低处角落,正好和姜大福给他们安排的房子处在对角。
至于那位风水先生给自己选择的墓址,一路问过来无人知晓,就算听说过的人,也都以为姜家先祖全都埋葬在祖坟里……也算是预料之中。
将祖坟的事情放在一边,岑冬生他们打算先去姜家祖宅一探究竟。
但等他们才靠近这个地方,立刻觉得情况不太妙:
祖宅所在的那条小巷,草木深深,四处疯长的野草与墙上的藤蔓,仿佛要将那栋位于深处的宅邸彻底淹没。
“哇……”
身旁的女孩发出惊叹。他们跋涉过足以没过小腿的草丛,涂了漆的木门颜色斑驳,门上的铜制门环锈迹斑斑。门楣上方的雕花匾额,字体因风雨侵蚀而模糊不清,只能隐约辨认出“姜”字。
岑冬生伸手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踏入院中,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庭院里的石板路面已被青苔覆盖,园圃内曾经盛开的花卉们凋零成泥;角落里有一口古井,井沿同样布满青苔,里头的井水早已干涸。
祖宅的主体建筑就是那种经典的清朝时期的江南四合院的布局,墙壁的青砖多有剥落,灰瓦覆顶的屋檐处处可见龟裂;一盏破破烂烂的红色灯笼挂在檐下,在风中“呜呜”地摇晃。
“简直就是鬼片取景地嘛。”
“是啊。我记得小时候看《山村老尸》,里面就有类似的场景……”
他们穿过荒芜的庭院来到正厅和两侧厢房,每个房间内的家具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红木桌椅和雕花屏风上布满蛛网。
再往里面走,后院还有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小园林,但同样几乎要被茂盛的杂草淹没,假山池塘干涸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池底,裸露出龟裂的泥土;荷叶枯萎成了一片片黑褐色的残骸。
池塘中央,那座石阶尽头的小凉亭木梁腐朽,整个顶盖歪斜着,随时可能坍塌。
这里已经无人居住多年,除去老鼠、蚊虫和荒草,再没有别的住户。
“看样子是找不到线索了。”宋雨棠叹了口气,“也没看出最近有人过来的迹象。”
“那个风水先生是在近百年前主持了这栋祖屋的设计,在这百年时光里,这地方肯定不止翻修过一次;而现在,风水先生的数代后人们都已经抛弃了这个地方……”
……
大半天的时间一无所获,俩姑娘难免有些丧气,岑冬生倒是表现得很坦然,他安慰道
“别太沮丧,这种事情很常见。而且,我们还有一处没去呢。”
“常见……吗?”
“依照我的经验,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线索往往不是找出来的,而是等时机成熟后,主动浮现在我们面前。”
“……不能按图索骥,去主动找到真相?”
“那样做可能会耗费更长时间。”
岑冬生笑了笑。
“我们毕竟不是来破案的,而是来上门找麻烦的。既然对方是躲起来了,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逼它浮出水面……不,说不定都用不着我们来考虑手段,只要躺在坟墓里的家伙不是真的两眼一抹黑,它现在应该已经知晓我们的到来,再耐心等上一晚吧。”
之后,三人又去附近的镇上打探了情报,顺便吃了晚饭。
回到住处后休息,时间很快来到了晚上……
*
夜幕西沉。
炊烟被广袤的黑色吞没,鸡鸣狗吠与孩童们的声音渐渐寂静,家家户户关上了门,有的屋中点起明黄色的灯光,有的已主动沉浸在黑暗中。
寂静的秋夜,朦胧月色为村庄披上柔和的银纱。
暮色四合后,天空中的星星一颗接一颗,零星亮起,如同点缀在黑天鹅绒幕布上的碎钻;乡下的夜空比城市更加清澈,因而人们眼中的星星要清晰和明亮好几倍。
村口有一株大榕树,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树影婆娑,微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响;树荫下是溪水潺潺,蜿蜒绕过村庄边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