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 第622章 彪悍的土邦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卷八 第622章 彪悍的土邦人 (第2/3页)

时候,才能够将战船开入恒河,然后一举夺取贵霜后部!”

    孙策、周瑜等对诸葛亮之言都没有提出异议。

    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他们,深知不是所有河流都和长江那般温顺包容。

    他们此战乃是比大汉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事都要远的国战,所以绝对不能大意!

    时间一晃过去两个月。

    直到汉军斥候将今日的恒河水文报告交给诸葛亮,诸葛亮才终于松了口气。

    “可以开始了!”

    这段时间,诸葛亮仔细统计恒河水位的变化,分析了恒河水量的盈亏。

    虽然恒河并非中原河流,贵霜更是远离中国之地,不过诸葛亮也发现,无论是哪里的山川日月,总归是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

    这些宝贵的资料都被诸葛亮记叙下来,期待着有朝一日自己或者大汉的后辈能够从中发现些什么。

    “伯约、士载,你二人留在安南都护府,负责整理功课。”

    “等到战事平定之后,你二人再随我前往贵霜。”

    贵霜战事虽然不一定凶险,但是诸葛亮也没想着将两个未及冠的孩子跟在自己身边。

    等到自己将道路上的阻碍给铲平,再让这些年轻人前进才是正道!

    而诸葛亮此时才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想来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与我现在的感情应该大致无二吧?”

    诸葛亮知道,自己能够开辟安南都护府,能够前往贵霜,并非是自己的才学就一定超越了所有的古之圣贤。

    单纯是因为,诸葛亮背后有一个兴盛到前所未有的大汉,这才能够让他走到这个高度。

    同理。

    将来总有一天,姜维、邓艾这样的人会走的更远!而他们背后的,说不定就是诸葛亮自己了!

    带着这样的信念,诸葛亮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无所畏惧!

    便是前途未卜的贵霜之战,在诸葛亮眼中也没有了任何迷雾!

    “扬帆,起航!”

    孙策、周瑜为先锋,领大小战舰百余艘,先行进入恒河,探明道路!

    而关羽、甘宁、诸葛亮为中军,负责在沿途一些重要的地方设立营寨,保证大军后续的补给!

    处于后军的王平、张任则是主要率领步卒,与恒河左右部落进行交涉。

    在恒河的下游,其实并不归属于贵霜。

    这里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土邦,尚未开化。

    而王平、张任在安南都护府的时日已久,已经总结出对付这些土邦的一些办法——

    “用大汉一些极为廉价,但是在此地不常有的货物换取他们珍贵的东西。”

    “既然珍贵,就意味着希有。”

    “等到将他们部族的宝物换完,就可以卖给他们大汉淘汰下来的兵器,让他们去攻占别的部族。”

    “而被进攻的部族为了防御,自然也会朝大汉购买兵器。”

    “如此,当地部族一乱,大汉自然也就高枕无忧!”

    要完成这种计划的前提就是,大汉能够在国力上碾压对方。

    不光是指军事,还有生产等方方面面的东西!

    好巧不巧!

    这些……大汉都有!

    便是兵力上捉襟见肘一些,也能够拉掸国、骠国的士卒填充门面。

    反正单就战力而言,这两国的士卒虽远不如大汉,但是收拾这些土邦还没有任何问题!

    前锋开拓,中军拱卫,后军维稳。

    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被提出,而接下来便是要真正开始施行!

    毫不起眼的走舸被播撒到恒河中去,四处探查道路水文航向。

    恒河虽然不长,但其水域宽广,并且支流众多。

    一些土邦百姓站在恒河两岸,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战船上的汉军将士。

    周瑜对这些土邦百姓充满了戒备,每次停泊都要建好工事,让营地始终处于能够被火炮覆盖的区域内,防止被对方突袭!

    不过渐渐,周瑜发现这些土邦百姓对于大汉的敌意似乎并没有那般严重,于是就派遣跟随自己来的掸国向导前去与对方交涉。

    “将军,对方并没有恶意!”

    掸国向导很快就将土邦百姓的问候带给周瑜。

    “而且对方并不认为自己是贵霜人,所以对贵霜也没有什么感情。”

    贵霜的前身,就是从祁连山下迁徙过来的大月氏人。

    但是大月氏人,总不可能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