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210章 吴懿 (第2/3页)
户已失,心中慌乱,给我们留下可乘之机。”
“可我观涪城上方旗帜整齐,井然有序,便知道对方守将应当是已经识破了我的计策。”
“涪城不似江油。此地乃进入益州腹地的门户,只要过了此城,便是一片坦途,所以历朝历代的刺史郡守都在修缮这座城池。此城城高墙厚,守将又这般冷静,绝对不能轻易强攻。”
刘备只好又收了旗帜,往江油方向退了十里,这才安营扎寨。
眼下虽然取得了江油,但刘备的处境依然险峻。
如今南有涪城,北有梓潼,刘备已是孤军深入,彻底陷入了敌军的包围当中。
一旦南北夹击,那刘备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可偏偏刘备又没有办法。
虽不知道涪城守将是谁,但就凭此人临危不乱的指挥,便让刘备知道此人不是个善茬。
眼看陷入两难境地,刘备终于想起在临行前天子还交予了自己一样法宝——
刘璋!
“将季玉请来,我有事情要托付于他。”
刘璋也跟随刘备一路穿越阴平而来,原本还有些圆润的身躯都变的有些干瘪。
“见过皇叔。”
刘璋一路跟随刘备前来,亲眼看见了刘备的所作所为,早已被其折服,不敢对刘备有丝毫的失礼。
刘备将如今的困境告诉刘璋,也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就是想让刘璋进入涪城,替朝廷劝降里面的守将。
刘璋一听,脑袋轰然炸开,结结巴巴的就要拒绝:“我不行的!我不行的!还望皇叔另寻他人!”
刘备在路上也探知了这位同宗的脾性。
是个温顺、仁义之人,可就是胆子不大,缺乏进取之心。
好在刘备早已为刘璋寻好退路——
“季玉毕竟是刘君朗的儿子,是刘瑁的兄弟。就算城中守将不愿投降,却也绝对不会杀害季玉。”
“季玉也是有仁义之心的人,你应当知道我此次伐蜀若是不能成功,必然会使得蜀地继续动荡数年,使得蜀地民不聊生,这难道是季玉想看到的事情吗?”
“还望季玉看在百姓疾苦的份上,辛苦这一遭,往涪城走一趟吧!”
刘璋虽然心中依旧害怕,却哆嗦着答应下来,愿意前去劝降。
刘备欣喜道:“季玉仿佛和那齐国人陈不占一样,都有着仁义之勇啊!”
春秋时期,发生了“崔杼弑其君”这样的大事。听说此事的时候,齐国人陈不占正在吃饭,准备出门去营救庄公。结果手却发抖到几乎拿不住饭勺,上车后也手发抖到抓不住车把。驾车之人感到非常奇怪,询问道:“像您这样胆小的人,即使去了有用吗?”陈不占说:“为国君牺牲是道义的准则,是公事;我胆小,是我个人的事,是私事。我要公私分明,坚决不能因私害公。”陈不占到了之后,听到大战的声音,虽因为过度害怕吓死了。却也被时人称之为“仁者之勇”。
刘璋眼下虽然害怕到两股颤颤,却依旧是应下此事,拿上刘备交予的符节赶往涪城,讲明来意后见到了吴懿。
吴懿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