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8章 出卖董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38章 出卖董卓 (第2/3页)

斩了崔琰?斩了这位河北名士?

    李儒……莫不是遭受董卓酷刑太重,已经得了失心疯不成?

    “文优,此乃崔琰,崔季珪,乃河北名士,并非大贼。”

    李儒冷笑:“士族,便是大贼!”

    袁绍、崔琰、郭图齐齐一怔。

    “袁公可知我为何说河北朝廷永无成就大业的机会?”

    “如今恰逢乱世,自当有草莽英雄独掌权柄,以天命之身青史留名!”

    “可如今士族沆瀣一气,在各地抱团取暖,对抗中枢……这般作为,让英雄如何能够独掌权柄?”

    “关中董卓,虽不算英雄,却无人能够掣肘于他!”

    “在董卓还未掌权之时,他就杀了一批关中士族。”

    “在迁都长安后,他又杀了一批关中士族!”

    “之前王允谋事败露,更是将关中最后敢于反抗董卓的士族杀干净了!”

    “现在剩下的那些士人,董卓让他们走十步,他们就绝对不敢走九步!”

    “拥有如此权柄,才是能够成就大业之基!”

    “现如今袁公明面上坐拥河北,带甲十万!可其实如何呢?”

    李儒再次发出讥笑:“听闻袁公麾下士卒,连太行山中的黑山贼都无法打败?”

    “连小小的黑山贼都无法击溃,那日后如何还能成就大业!!!”

    李儒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揭袁绍的伤疤!

    即便袁绍本身就是仰仗士族,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可正因为有了今天的地位,那些士族反倒是成了掣肘袁绍的阻碍。

    尤其是随着河北朝廷建立,袁绍与河北本地士族之间的缝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扩大。

    而有关黑山贼的战事,更是让袁绍感到羞恼。

    养寇自重……哪怕是再昏庸的诸侯都不会允许手下人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何况袁绍也算不得庸主。

    如此,更让这件事成为了袁绍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即便袁绍已经愤恨到如此地步,却还是不能当众撕破脸皮。

    “文优此言,还是有失偏彼了。河北士人不仅德高望重,并且一直为国尽忠,没有其余想法。”

    “至于与黑山贼的战事,不过是贼人一时猖獗罢了,不日便能将他们彻底清除干净。”

    袁绍想要赶紧跳过这个话题:“文优方才说,董卓假意救济灾民,实则是为了战事考虑?”

    “正是!”

    闻言,袁绍也锁紧眉头。

    “太原对于河北来说实在太过重要,是万万不能拱手相让的。”

    “但如今太原之地,却还在张燕那群黑山贼寇手中。”

    想到此处,袁绍面向郭图:“公则,拟一道诏令,命高干务必在一月之内拿下太原!不然的话,让他提头来见!”

    郭图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名义上,这道诏令是下给高干的。

    而高干是袁绍的亲外甥,又是中原人,所以袁绍此举算是大义灭亲。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高干虽然领军前去扫荡并州,但麾下将领可是张郃、高览这样的河北将领。

    故此,明面上袁绍是给高干下死命令,实则却是向河北士人发出了最后通牒——

    “太原,我袁绍必然要拿在手中!”

    果不其然。

    在袁绍命令郭图下达诏令后,崔琰的神情也变的有些难看。

    不过他也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崔琰如今不过朝官,如何能在军事上的事情对袁绍指手画脚?那岂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而且虽然内斗,但崔琰也深知太原对于河北的重要性。

    一旦太原丢了,被董卓掌控在手中,那对整个河北都是绝对的灭顶之灾!

    昔日,公孙瓒以白马义从纵横河北时,就足够令人胆寒。

    若是董卓的西凉铁骑从太行山中宣泄下来,那河北拿什么阻挡?

    故此,便是不想认,河北士族也要捏着鼻子认下此事。

    而袁绍此刻心情大好!

    虽然他还是有些厌恶李儒的狂傲,却对李儒的到来无比欣喜!

    仅仅一条消息,就让他压过了河北士族一头,夺回了太原郡!

    与真实的利益相比,些许不敬,他袁绍也不是不能忍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