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5章 北军五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15章 北军五营 (第3/3页)

   又是刘协奶奶董太后的侄子。

    将这样的人推上来,其实也能够少许弥补董卓对于天子的愧疚感。

    “臣想要举荐董承为北军中候,拱卫长安。”

    刘协疑惑:“不是柱国将军?”

    “董承还没有那个资格。”

    董卓摆摆手:“便是叔颖想要担任一位柱国,也仅仅是勉强够格。董承又哪里有资格直接去统帅那些士卒?以他的威望,那些将领士卒谁又会服他?”

    刘协再次感到意外。

    没想到董卓对于行伍中的秩序这般重视。

    不过这恰恰说明了董卓的双标!

    之前提拔王允、蔡邕这样的文臣时,董卓可没有丝毫这样的觉悟!

    尤其是对蔡邕!

    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再到两千石的太师、左中郎将,甚至创造了“三日之内,遍历三台”这样的奇迹,让蔡邕瞬间成为如今位高权重的“蔡中郎”。

    结果到了军中,却有这么多的顾忌……让刘协一时间都不知道是称赞董卓治军有方呢,还是埋怨董卓枉顾朝廷法度。

    “此外,北军中候之下有五营校尉,臣听闻陛下曾在郿坞时称赞张辽、高顺、徐晃、庞德、张绣五人为‘五虎’,不然这五营,便交由他们统领好了。”

    南北二军,在大汉建立之初,便一直是拱卫帝都的中坚力量。

    到了后汉,裁撤南军,只留北军,置北军中候,监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营。

    故此,其实北军的称呼已经并不常用。

    它现在真正的名字是——禁军!

    将禁军校尉让张辽、高顺等人担任,显然是董卓对于天子进一步的补偿。

    刘协听后,亦是觉得这样的布置其实也算妥当。

    “可既然如此,那最后一位柱国将军由谁担任?太师心中可有人选?”

    董卓却忽然摆手:“今日不与陛下商议柱国之事。”

    “臣现在想与陛下商议的,其实是一件私事。”

    私事?

    董旻之事已了,还有什么私事?

    就在刘协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董卓突然询问:“陛下以为渭阳君如何?”

    渭阳君?

    刘协会心一笑,立刻就要回答:“她……”

    ……

    等等?

    太师说谁?

    渭阳君?

    董白?

    刘协瞳孔猛然一缩,眸中的震惊和质疑几乎要溢了出来!

    “太师……这是何意?”

    还能是何意?

    刘协头皮发麻。

    怎么又来一个???

    不对,朕为什么又说了一个“又”?

    朕不是还有一年才及冠吗?

    现在就商讨这些,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

    注1:

    “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后汉书·董卓列传》

    董卓认为自己和养育刘协的董太后是同族,这句话是史书上记载的明明白白的。我前面也顺手提过一次,可是我发现大家一直都以为这段史料是我编造出来的,在前面那是各种骂啊……哭卿卿~~~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