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守宗庙 (第3/3页)
太师在那讨价还价,大概率是免去董旻死刑,贬为庶人,居住在长安城中。
但董卓喜怒无常,天子在有些事情上也有些轻佻。说不定什么时候一高兴,就又给董旻加官封爵,让董旻重新回到朝堂上来。
与其如此,倒不如保留其爵位,将其赶到董卓的封国,让他去祭祀祖庙来的清净!
如此,便是让刘协、董卓、贾诩,三个人都满意的计策!
而董旻能保有自己的爵位,虽然不能继续待在长安,却也不用受皮肉之苦,自然也很满意。
唯有蔡邕!
什么时候就将册封太师为国公的事给定了?我怎么不知道?
不但默认了要册封太师为国公,还将祭祀宗庙的人给确定下来了?
那我今日入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
不仅如此,刘协更是当着蔡邕的面和董卓商议起来:“这样的处置确实合理合规,看来要尽快为太师筹备封国了。”
“臣惶恐。”
“方才蔡中郎的话想必太师也听到了,不知太师到底是想以河东平阳一代为食邑筹建封国,还是以老家陇西临洮为食邑筹建封国。”
“臣不敢。”
“河东那边其实肥沃一些,距离长安也近,太师日后前去祭拜也离的近,要不就在河东?”
“那不行!”
董卓嘿嘿一笑,推辞了两次后火速加入到商讨中来。
“陛下,臣觉得还是在老家的好!”
“便是项羽那般的人物,都曾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河东之地臣又不熟悉,哪能在那里建国?”
嘴上说着不要,可话语中却对自己的封国在哪里关注的很紧。
蔡邕方才那番话董卓确实听见了。
董氏一族,或许当真起源于河东。
可是!
那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颛顼?养龙的豢龙氏?那些都是神话中的人物!
董卓不认识什么董父,他只知道,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祖父,自己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陇西那片土地上!
不在自己的老家建立宗庙,不让自己的祖先收到乡里人的羡慕,这还算是董氏的子孙吗?
一想到能在来家建立封国,享受国公诸侯的待遇,饶是董卓也觉得人生无憾!
天子这一次的赏赐,当真是赏赐到了董卓的心坎上!
“好,那就依太师所言,在陇西临洮为太师建立封国。”
不过……
刘协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陇西临洮虽然是董卓的老家。
可现在,别说临洮了,便是大半个陇西,都还在马腾手里呢!
这种在敌人地盘上筹建封国的事情……和没有道德节操,随意画饼的周王室有什么区别!
“这有何难?”
董卓对筹建封国一事似乎已是急不可耐。
“区区一个马腾罢了!之前只是无暇顾忌他,才能让他和韩遂在陇右为非作歹那么长时间!”
“孤不去理会他就是了,他竟然还敢趁着孤去讨伐河东的时候进犯关中,当真是不知死活!”
董卓踹了一脚董旻:“正好趁着此次机会,你亲自领兵去一趟陇右,戴罪立功。并且与马腾新账旧账一块算,将其的首级供奉到我们家的宗庙当中!”
“太师使不得!”
怎么又要打仗了?关中这点家底可真的经不住太师你这般折腾啊!
刘协劝道:“马腾虽然进犯关中,但之后却幡然悔悟,和张绣等人一起击垮了韩遂。”
“如此,马腾也算有了功劳。朝廷不去封赏也就算了,怎么还能随意派兵讨伐呢?”
“既然如此,倒不如册封马腾为凉州刺史,令他抚慰边境,以示善意。如此他自然会将临洮让出来,供太师筹建封国。”
能用一道诏令解决的,就不要用粮食和士卒去解决。
按照马腾的性格,他绝对不可能因为此事忤逆朝廷,倒不如和和气气的将此事处理妥善。
董卓思索一番也是同意:“就按陛下之意处置吧。”
刘协见封国的位置已经解决,便笑眯眯看向蔡邕:“蔡中郎总没有什么意见了吧?”
有意见?
谁能有意见?
你们连太师家宗庙祭祀什么玩意都决定好了,现在问我有什么意见?
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