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在你眼中我是谁 (第2/3页)
明应当抄写二十遍!一百遍!
这时有宫内女官过来接应:“诸位,陛下和太师已在鸿台中备齐宴席,还请随我前来。”
鸿台!
蔡琰一听到这两个字,脸颊突然变得红彤彤的!
秦始皇帝修筑的鸿台!
汉初,萧何奉命修筑长乐、未央二宫,也不完全是平地起高楼,而是保留了一些秦朝时的宫殿。
这鸿台,本是战国韩国宫室之名,秦始皇帝在灭六国后,就将这名字赐予了这座高台。
蔡琰是才女,受蔡邕教导,自幼便对先秦故事耳熟能详。今日听到能够亲身接触由那始皇帝修筑的鸿台时,竟莫名兴奋了起来!
“望鸿台上望鸿来……渭阳君!渭阳君!那鸿台可是先秦时期的文物哦!”
一向知礼的蔡琰,此时竟然有些跳脱!
这长安宫室,对他人来说或许代表着巍巍皇权、朝廷尊严。可在蔡琰眼中,却更是无数只有从史书上才能听到、看到的珍贵遗迹!
就比如自己脚下踩着的这块地砖,昔日的吕后、卫后,是不是也曾踩过?
前面路过的宫室,里面是不是走过卓文君、淳于意那样的奇女子?
还有还有,今日要去的鸿台,秦始皇帝或者汉高祖皇帝、汉太宗皇帝,都曾在那里设宴招待过群臣?
这种与历史擦肩而过的美妙,兴许只有读过史书的人才能够感受。
像董白,完全不理解自己的昭姬姐姐怎么突然和变了个人一样……
而蔡邕虽然也有些激动,但他毕竟和董卓入过几次皇宫,倒也不那么失态,还有余力用眼神管教自己的女儿。
倒是前面领路的女官突然眼前一亮:“难道是写了《颂军赋》的蔡大家吗?”
《颂军赋》?
蔡琰一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但她很快便意识到,这正是那日刘协邀她写的那篇汉赋……只是因为时间急促,竟然忘记了取名,被冠以《颂军赋》之名。
“正是民女蔡琰,却当不起大家的称号。不过是陛下青睐而已。”
那女官听正是蔡琰,两眼不自觉绽放出光芒!
“果真是蔡大家吗?蔡大家不知,您那篇汉赋,早在这长乐宫中传遍了!掖庭女眷都对蔡大家钦佩不已,以为蔡大家是作出了连男子都比不上的文章!”
蔡琰本就内疚,听对方这么一夸更是害羞道:“没那么好。”
“真的很好!我父亲是大儒,他看过后,也说蔡大家作的那篇文章好!”
父亲是大儒?
蔡琰这才意识到,这位领路的女官只怕身份并不简单,恐怕是养在掖庭中,能够随时成为天子嫔妃的贵女。
“敢问尊上名讳是?”
“琅琊东武人士,伏完。”
女官盈盈一笑:“我唤作伏寿,是前年入的掖庭。”
果真是贵女!
伏完是大司徒伏湛六世孙,大司农伏质之子,还娶了桓帝女阳安长公主为妻,在士族中名望颇高。
蔡琰向其行礼:“方才不知是名士之女,是我唐突了。”
“不碍事。”
伏寿好似暖阳一般明媚:“蔡大家以后若是有时间,可以来掖庭中教导我等读书。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