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逆风而行的胜利者,设备出口带来的影响 (第2/3页)
短的时间内获得那么多的冲压设备订单。
关键是这些设备里头,有一部分是用来出口的。
哪怕出口方是宝马科技,济二机床厂这边也同样可以吃到一些红利。
因为采购金额是通过在港城的宝马科技来支付的美元。
济二机床厂也能出口创汇,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拿出来好好说道的政绩。
这是其他机床厂没有做到的。
“宝马汽车集团旗下有一家公司叫做南山设备,他们会不会自己也去生产这种冲压机?”
齐超有点担心的问了一嘴。
他害怕自己高兴的太早,后面南山科技都把订单给到了南山设备那边。
毕竟人家是一个集团的兄弟企业,就算是生产的设备性能差一些,肯定也会优先考虑使用。
这方面,济二机床厂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南山设备确实是在全力的为宝马汽车集团的各个工厂提供各种设备。”
“不过据我了解他们没有打算生产热冲压成型工艺上使用的油压机,甚至冲压车间使用的单工序大型冲压机,他们也没有打算自己去研发。”
“反倒是会田和舒勒那些冲压厂最新推出的多工位冲压机和连续高速冲压机,南山设备在安排专门的人去研究。”
张盛很重视跟宝马汽车集团的合作,隔三差五就会过去宝马汽车集团交流。
南山设备那边,双方其实也有一些合作,所以对于那边的一些情况也算是比较清楚。
他估计对方是担心自己这边会多想,所以把冲压设备相关的一些内部研发计划都跟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享。
让济二机床厂可以不用担心南山设备会跟他们打擂台。
“他们真的是这么安排的?”
齐超不傻。
一下就从张盛的话里头解读出了背后蕴含的意思。
南山设备没有打算跟济二机床厂做竞争对手,而是把重点放在济二机床厂等国内设备厂家没有办法生产的产品上面。
虽然这样子多少也会跟济二机床厂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至少还是在齐超接受的范围之内。
总不能你济二机床厂搞不定的多工位机床等产品,还不允许人家南山设备去搞吧?
华夏的厂家都搞不定这些设备的话,今后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有需求,那就只能从东瀛等国的厂家那边进口。
到时候价格非常昂贵不说,还要耗费外汇,售后等各方面的条件也是非常的苛刻。
所有的备件都需要使用原厂的,一颗螺丝都不能从外面自己采购。
这几乎是所有国外设备厂家在销售设备的时候都会提出的售后保修条款。
你要是不遵守,那人家分分钟就拒绝给你保修。
可是你要老老实实的遵守的话,到时候人家一颗螺丝都能卖你几百块,甚至几千块钱。
你还没有办法不支付。
毕竟大头是买设备的钱,你都已经支付了,难不成设备坏了之后,你就把它报废了?
“应该是真的,我觉得他们没有必要骗我们。”
济二机床厂虽然也算是一家大厂,但是跟宝马汽车集团比起来,那肯定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看看宝马汽车集团每个月的出口创汇金额,就知道对方的地位。
整个华夏,还没有哪个工厂可以跟宝马汽车集团一较高下。
最关键的是人家出口的都是汽车等高端的工业品,而不是石油、稀土矿石等原材料。
这是大部分国内工厂都比不上的。
“那看来江厂长还是非常够意思的。”
“后续我们这边有什么需要配合他们的地方,尽量让各个部门全力配合。”
“我们卖给南山科技的各种设备,价格一定不能比卖给其他客户的高。”
“它们算是我们的优质客户,自然就要享受优质客户的待遇。”
齐超不傻,知道要跟南山科技搞好关系。
要不然到时候哭的就是济二机床厂了。
……
【热烈庆祝南山科技热冲压成型生产线成套设备出口欧洲】
在南山科技的大门口,挂着一条长长的横幅。
今天,南山科技给欧洲两个客户提供的4条热冲压成型生产线都会正式的装船运往欧洲。
这是国内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单设备出口订单。
4条热冲压成型生产线,合计出口金额高达4000万美元。
不管是加热炉还是冲压机,亦或是激光切割设备,都是100%由国内厂家生产。
“江厂长,你们厂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啊。”
“没想到在设备领域,你们也能实现出口创汇,并且金额还那么的高。”
刘天武兴高采烈的出席了今天的仪式。
虽然仪式比较简单,没有邀请太多的关联厂家出席,但是刘天武的兴致却是非常的高。
他还专门请深城这边的媒体过来跟踪报道,甚至还准备把这条新闻给岭南省乃至华夏台提供过去。
这是南山科技的成绩,也是深城的成绩。
如今,各个工厂都在想办法从国外进口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国内的外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耗费在这些地方。
可是南山科技不仅可以出口热冲压成型零件等各种汽车零部件到国外,还能出口设备。
这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啊。
“主要是我们抓住了热冲压成型零件这个关键点,并且快速的推动各个主机厂将这种工艺用在新车型上面。”
“其他的零部件厂家想要进入到这个领域,如果不想浪费时间的话,就只能从我们这边采购。”
“不管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跟模具,它们这些厂现在都是找我们采购的。”
江辉对南山科技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出口生产设备给到竞争对手,会影响南山科技在海外的订单。
但是这种生意,就不可能一直让南山科技吃独食。
这一点,江辉是想的很清楚的。
“以前我还担心你们从各地高薪招募了大量的人才,到时候公司是否能够一直承受这种成本。”
“现在看来这些高投入是完全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