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朱-学部委员-建生 (第3/3页)
一所综合性高校。”
对邹渊,朱建生自然是没有什么特别好隐瞒的。
特别是在这种不怕别人抄袭的情况下。
虽然大家都是校长,但是两所高校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朱建生完全不需要担心邹渊会抄作业。
“我们学校的强项是在各种材料的研究上面,你们要搞特种车辆的研究和生产,对钢材等各种材料的研究应该也是有非常深的需求。”
“这方面双方是不是可以考虑加深一下合作?”
虽然首都理工大学也有材料学专业,但是更多的是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在钢铁领域倒是没有特别专业的探索。
邹渊的这个提议,无疑是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老邹,你这个提议我完全赞同啊。”
“越是研究到后面,我发现许多设计的落实,都跟材料性能息息相关。”
“如果没有好的材料,就算是设计方案非常的优秀,最终也没有办法生产出合格的零件出来。”
“比如我们汽车底盘控制臂的一些特殊结构设计,如果材料强度不能达到要求,那些设计根本就不成立。”
“还有在发动机曲轴、连杆、凸轮轴等关键零件的材料选择上面,也都是跟最终的性能息息相关。”
朱建生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跟首都科技大学加强合作。
特别是在金属材料领域,双方合作绝对是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他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
“你这么说,回头我可就安排人去专门跟你们对接了。”
“我觉得依靠两所高校和你们的理工特种车辆厂,再把首钢那边也拉进来。”
“大家一起为新项目的钢材性能提升想办法,最终一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是作为冶金部旗下的机构,邹渊跟首钢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
并且他的很多科研项目最终都是需要依托首钢的生产设备去落实。
搞钢材研究,没有各种大型的设备是不行的。
他们学校虽然有实验室,但是有些实验只能去首钢生产线上去最终确认。
“没问题,首钢一直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继续加深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首都理工大学现在跟南山钢铁厂走的很近,将来更是会深度捆绑。
不过朱建生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拒绝邹渊的提议。
反正合作伙伴肯定不可能只有一个。
特别是金属材料的种类那么多,南山钢铁厂那边不可能什么种类都涉及。
……
“领导,昨天中科院那边宣布了最新增选的学部委员的名单,首都理工大学校长朱建生名列其中。”
姚一鸣很清楚自家领导对于宝马汽车集团相关各种事情的重视程度。
江辉毕业于首都理工大学,老丈人和老师朱建生现在是学校的校长。
现在朱建生成为了新一期的学部委员,这自然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学部委员在某个领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一般部委的副手在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都不见得能跟人家掰手腕。
“这是大好事啊,江辉背后的支持力量越是强大,他的基业就越稳定。”
刘天武看问题看的很透彻。
这件事情有什么影响,他一下就看清楚了。
“确实如此,除了朱建生之外,首都科技大学校长也在这一次的增选对象之中。”
“他跟江辉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合作,并且跟朱建生是大学同学。”
不得不说,姚一鸣这个秘书做的还是非常合格的。
他把江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做了详细的了解,并且还专门定期去关注这些人的一些新闻。
到了一定级别的人物,你只要通过公开渠道去打听,都是可以问到不少的内容。
“这么说来,江辉在冶金部和五机部那边都有比较强的影响力了。”
“本身他跟一机部那边的关系又那么的密切,岭南省这边也对他大力支持。”
“今后宝马汽车集团只要保持这种发展速度,他个人的影响力估计都可以跟一方诸侯一较高下了。”
刘天武颇为感慨的说了一句。
他跟江辉打交道的时间不算短。
江辉从小到大的许多事情他都专门安排人去打听过。
可以说是见证了江辉快速崛起的过程。
这里面虽然有时势造英雄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江辉个人才华的体现。
比如人家还在大学的时候,就把4MT手动变速箱这种国内领先的东西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对象。
工作进入到首都汽车制造厂之后,又在短时间内搞出了新款BJ212这么一款关键的车型。
彻底的在厂里面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是在这个时候,人家还很顺利的跟通用汽车那边取得了联系。
这为江辉今后的许多动作都奠定了基础。
虽然刘天武不是很清楚后面的宝马科技为什么能够拿出那么多的资金出来。
但是他很清楚宝马科技其实就是江辉的产业。
名义上的总经理朱玲更是江辉的媳妇。
“确实如此,要不是跟冶金部的关系很好,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耗费的大量钢材,估计都会被供应问题搞得头大。”
姚一鸣作为秘书,太清楚在价格双轨制之下的原材料供应问题。
价格体系内的原材料是一个水平,市场上的价格又是完全另外一个水平。
许多人就是靠着这种价格差异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一桶金虽然谈不上多么的光彩,但是绝对不能算违法,是经得起推敲的。
“宝马汽车集团那边有什么需求,你都要第一时间去处理。”
“我估计今后宝马汽车集团迟早会去其他地方发展。”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推迟这一天的到来。”
江辉的背景越是强大,去外地发展的底气就越是充足。
这一点是刘天武不是很想看到的。
好在他的心态还算是比较可以,理解将来的一些局面,只是想要最大程度的让这个局面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一点上面,他也是没有什么错误。
毕竟不管是谁做事,肯定都是希望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