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5章 昏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95章 昏倒 (第2/3页)

还被他们骗着。

    史氏那个老太婆,默许家中子弟那么做,现在有事,还要跑太上皇这里……

    甄太妃觉得,她得让太上皇看清楚,贾家到底是谁的人才是。

    反正凭她对皇上的了解,贾家不管出了何事,他都一定会关注。

    “……准!”

    太上皇不知道短短时间,他的好妃子,脑子里就转了多少弯。

    反正他现在心里很不舒服。

    戴权感觉到了,急忙给自己的心腹小太监使眼色。

    “是!”

    小太监弯着腰,倒退到门前,这才小心开门去宣皇帝来。

    太上皇稍有满意。

    他现在不能给皇帝太多脸。

    戴权去的话,就是太给脸。

    但事实上,此时的皇帝根本不在意什么脸不脸的。

    他早就决定,在父皇那里,他不用有脸。

    事实上,很多年前,他就是这宫里最没脸的那一个。

    他现在只关心宁国府那一家子。

    “叫我们的人马上出城给朕找。”

    皇帝急得想转圈,“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沈氏和贾珍的性命。”

    荣国府老太太在此时进宫,虽然不是求见他的,但人家一路哭诉着进来,也根本没瞒他这个皇宫的主人。

    皇帝只是没想到,光天化日之下,那些人的胆子能那么大。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

    “是!”

    暗卫头头一摆手,和自个的兄弟迅速走人。

    但皇帝还是无法安心。

    前些天,顺天府和晋王府的人在满京城乱晃时,他就觉得有些蹊跷。

    特意让暗卫查一查。

    原想着看董孝全和晋王斗法,他在旁边乐一乐,顺势也看看能不能帮一把,却查到源头出在宁国府那边。

    皇帝等着,再出什么好事。

    这一年,只要遇到宁国府那边,于他都是有利的。

    董孝全不上报,一定还在查。

    凡是他郑重对待的事,都是大事。

    皇帝期待他报上来的那一天。

    可是现在董孝全还没什么动作,沈氏却生死不知了。

    皇帝气得想砸东西。

    拿起笔?

    墨玉笔杆,舍不得。

    拿起杯子……

    官窑的。

    虽然一个杯子不算啥,但他砸了一个,一套就得毁。

    这一套也要几十两银子,够普通的一家几口过两年了。

    皇帝舍不得。

    他赏人全靠官窑给撑面子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最终他拿着批过的折子,在玉案上,狠狠摔了两下。

    “皇上,太上皇宣史老太君了。”

    刘公公欲言又止,但有些事是不能瞒的,“现在这时间,甄太妃应该也在太上皇那。”

    皇帝:“……”

    嘭嘭~~

    他又狠狠捶了几下折子。

    晋王那么狼狈的回来,他以为以甄太妃的聪明,会老实些。

    可是没想到,父皇对他的态度一变,她又在背后给他拖后腿。

    好好好……

    皇帝气得马上就找江南的折子。

    江南弹劾甄家的折子有好几封呢。

    只是念着太上皇和甄太妃的关系,他只留中。

    但现在,他不想留中了。

    就给老头子看看吧。

    哼,想留中,那老头子就自己来吧!

    皇帝太气了。

    但他再气,也不如贾母见到甄太妃喊老姐姐,一副亲近样子时。

    这个蛇蝎妇人……

    贾母气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太上皇……”

    老太太捂着胸口跪倒地上,身体颤抖,憋了许久的眼泪此时成串的落下来,“求太上皇救命呀!”

    她看甄太妃的眼神,恨中又无奈又痛心又绝望的样子,让太上皇大为触动。

    对甄太妃的优待,当初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嫁入贾家的史氏姐妹。

    他和代化、代善君臣相得,他们兄弟同娶史家姐妹,他的甄妃喊人家为姐姐……

    “慢慢说,出了何事,朕必为你做主。”

    “太上皇,求您派人马上出城,救救我那可怜的侄媳妇沈氏啊!”

    老太太的眼泪在掉,但是不妨碍她条理清楚。

    她没像普通妇人那样,一激动一哭,说话就颠三倒四。

    “自从八月十五跟着晋王遇刺,沈氏就心生不安,哪也不敢去,这一次是我那侄儿史鼎得太上皇重用,在边城立功得封忠靖侯,因他在梅园请客招待亲友,我还特别去劝她一起。”

    八月十五那日的刺杀,疑点重重。

    晋王看着是倒霉的被刺杀,但事实上如何,老太太相信,凭太上皇的睿智,一定是有所觉。

    而那天,沈氏是受皇命,寻机会,让太子之女嫁入贾家的。

    贾母知道,太上皇老了,晋王再不成器,也是他儿子。

    朝堂上,他还得借着晋王的手,按着点皇帝。

    这种借一个儿子,压另一个儿子的事,她干过。

    但贾母也知道,儿子和儿子是不同的。

    她的两个儿子都不成器,但太上皇的儿子不一样,尤其太子。

    太子以那样决绝的方式带着一家人一起死后,太上皇杯弓蛇影,早就疑了所有的儿子。

    所以皇位才落到当今皇帝手上。

    太上皇年纪越大,就越后悔,要不然,他也不会把秦氏嫁到贾家。

    借着八月十五说事,贾母就是在隐晦的说晋王跟今日之事脱不开关系,二在说太子之女。

    贾家因为沈氏,对秦氏有多好,老太太相信,太上皇是知道的。

    沈氏要是没了,救命之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