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铺路 (第3/3页)
,太妃心软,官家年幼时得到不少太妃的照顾,心底里亲近太妃。
可惜太妃自从甥女走失,心情就一直不好,多年积郁成疾。官家孝顺,为了宽解太妃,将太妃的另一个甥女抬入宫中。
这位娘子曾因为后宫争斗被送出宫,在寺中带发修行。之后官家将她再度接回,时常与她论佛法,虽然没能为官家生下一儿半女,却也让她一路从美人晋升到德妃。
如今后宫娘娘多修习佛法,就是从官家和德妃开始的。官家想见智远大师,也是德妃最近屡屡提及。
德妃修佛,除了为太后、太妃、官家祈福,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知晓妹妹的下落。将来到了下面,也能告知太后。
可惜多年来,就是没有半点音信。官家派人都找不到任何线索,德妃能做的就是诉诸佛祖。
祈求佛祖显灵,助她完成心愿。
官家又看了一会儿奏折,这才放王晏出宫去。
沈中官一路送王晏出宫,笑着道:“官家早就吩咐准备好抄经的纸张,这里面的笔、墨也都是精挑细选的,这么重要的事,官家交给王大人,可见对大人的器重。”
王晏到了值房,从沈中官手中接过提盒。
沈中官从大名府回来之后,就一直惦记宝德寺的事,中官不能干政,他却也为佛炭说了不少好话,当然他也不是要向王晏请功,就是有些怀念在大名府的日子,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一次佛光。
王晏看向沈中官,一眼就看透他的心思,大名府的佛光可能难见第二次,但……佛祖显灵又不止是佛光。
现在他才发现,阿琰在大名府的时候,可能就想到了到汴京之后的事。
无论是佛炭还是佛瓷,只有到了汴京,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接下来会如何?就连王晏也隐隐有了期待。
走进值房,王晏梳洗一番,正要接着去看公文,就瞧见榻上摆着一件衣袍,衣袍上压着一块羊脂白玉,刚好配他腰间的络子。
母亲不会让人送玉佩过来,想到有可能出自她的手,王晏登时心跳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