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二章 繁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八十二章 繁盛 (第2/3页)



    另一个,就是水资源太少,太差。

    因此,跟埃及地区比起来,其实也不能说是好到哪里去。

    只能说是大家半斤八两。

    以后,若是商业繁盛到了耶路撒冷这边无法承受了,那说不定会考虑在非洲埃及这边,再打造一个港口码头小城镇。

    如今……

    随着战事落下,大量的防御性的城墙,也都被拆除。

    仅仅只剩下一些宋军驻扎的要塞,才依旧保留着防御的性能。

    这也使得当地,即便是你想掀起一场太大的叛乱,都做不到。

    因为你压根就无险可守,你拿什么叛乱。

    到了阿拉伯半岛,到了耶路撒冷,对高丽、日本使臣而言,便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跟印度,那是截然不同。

    不过唯一要说美中不足的,大概是这里绝大部分的人,说的还是阿拉伯语。

    而且……

    极少有人能够说汉人的语言。

    反倒是在北印度,即便是一个街头卖东西的小贩,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宋语。

    高丽、日本的使臣经过商量后,也只能是猜测,索兰吉毕竟是北印度的首都,里面有着不少的大宋子民在里面居住,你要想做大宋子民的生意,你就必须要学会使用宋人的语言,这自然也就给了对方学习的动机。

    反之像是耶路撒冷这样的偏远,又不是首都的地方。

    而且宋人来这的数量又相对较少,这自然也就会使得这边能说宋人话语的人要少得多。

    当然!

    随着一些宋人也在这边做生意,估计,不需要多久,这里也会被慢慢地同化。

    而之后等高丽、日本的使臣来到了君士坦丁堡后,也确实如他们所预料的一样,你别说是阿拉伯人了,就连塞尔柱人,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宋人的语言。

    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也是热情地接待了一行人。

    一行人则是完完全全被君士坦丁堡的这些建筑给震惊了。

    虽说其实印度的建筑就足够让他们震惊了。

    可这里的,显然更少的宗教色彩,更亲民,所以更让他们觉得惊讶。

    在君士坦丁堡,两三层楼的建筑十分地常见。

    甚至一个屋子,住个十几个人,都是很轻轻松松的。

    可以说,跟三佛齐、跟印度,跟阿拉伯地区,又是另外的一种风格。

    只能说,特别地美观,特别地大气。

    此时此刻的君士坦丁堡,已经重新恢复了人口。

    原来大量其他地区的富户,也都被迁徙到了君士坦丁堡当中。

    这在中国古代,十分地常见。

    就像是汉朝建立后,乃至明朝建立后,都有过把大量的富户迁徙到国都的政策。

    这也使得君士坦丁堡一下子,便又重新回到了它原来巅峰时的样子。

    只不过……

    原来的君士坦丁堡住着的,都是一群白皮。

    现在人种换了。

    反倒是多了不少的宋人,游牧民族的,以及还有阿拉伯人。

    甚至,你还能看到印度人。

    不过坊间都说,印度人做生意十分地不讲诚信,而且过于奸诈,因此,大多数当地人,都对跟印度人做生意很是排斥。

    当然了!

    作为东方人,向来如厕都是有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的,而对于西方这种,直接一起蹲大坑的行为,他们不少人,也是表示多少有点不太习惯。

    这是他们在尝试了一番西方的厕所以后,所发表的评价。

    事实上……

    很多宋人也不习惯,所以他们往往自己会修建单独的厕所。

    可有时候,人在外边,你没那个条件,也就只能是凑合凑合了。

    现如今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加上那些流动的,估计得有接近七十万。

    不要觉得少。

    毕竟……

    君士坦丁堡这地方,粮食十分依赖外部的补给,人口摆在这里越多,到时候,说不定威胁反而越大。

    要是外部忽然给你断一下粮,那你再固若金汤的城池,想怕也是没什么用。

    因此……

    说实话。

    这君士坦丁堡的人口聚集得越多,反倒是越是容易让人忧心。

    现如今和平年代,那当然没有问题了。

    可万一要是忽然打起仗来呢?

    人口越多,死得越快。

    当然!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