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英雄不总是正确的!蒂斯戈:低温核聚变绝对安全! (第2/3页)
,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他们的理论很难说完善。
弱力研究实在太复杂,想表达清楚都不容易,只能用数学构架一些模糊的关联。
有关量子纠缠影响到实验,倒是有更清晰的构架,但说服力依旧不是很强。
张硕道,“我们的理论本身就不完善,而我们拿出的方案,就是希望利用实验来验证理论。”
“因为理论不完善,即便做再多的解释,它同样是不完善的。”
他说着停了一下,随后继续道,“你们再想一想,即便理论完善又能怎么样呢?”
“还是会有很多人不相信。”
“理论,完善不完善很难说,现在做新物理方向的研究这么多,有一些理论能说的天花乱坠,解释的非常通透,但就是正确的吗?”
“不管怎么说,理论就是一些数学表达而已,其中包含了很多设定和架构内容。”
“总之,要以理论来说服别人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么样,最后还是要依靠对我的信任,或者说我个人的影响力,来确定实验方案。”
“方案能通过,不是因为理论的完善,就只是因为我而已……”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换做是其他人,拿出再完善的理论,方案也一定不会直接通过,最少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讨论,很多人一起共同研究,才能把实验方案确定下来。
这是混乱力场的实验。
每一次的实验,其基础都是强子对撞,几千人参与的实验,传到平台上的数据,会有几十万人进行研究。
实验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每一次实验都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所以只是拿出个方案,即便背后的理论再完善,也不可能确定下来。
这种事情只有张硕能做到。
他依靠的不是完善的理论,而是他个人的影响力。
……
中心楼会议室。
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但还是有几个人没走,包括于飞、石秋玲、廖振宇,也包括蒂斯戈-约翰逊和乔-德尼尔-吉尔伯托。
他们都是混乱力场项目团队的核心人物。
蒂斯戈-约翰逊、乔-德尼尔-吉尔伯托,都是国际组最有影响力、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背后都有大型的团队,过往的实验中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和贡献。
实验数据工作、理论以及研究方面,他们都做了很多工作。
原本的设计方案,也是他们和背后团队跟着一起研究的。
其中蒂斯戈-约翰逊的贡献最大,他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做了大量数据分析工作,并以这种自认为‘科学’的方式,提供了大量重要的数据结论。
可以说,原本的设计方案,有一大部分是蒂斯戈-约翰逊的心血。
在国际混乱力场研究组织中,蒂斯戈-约翰逊能代表好几个国际团队,个人也非常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现在张硕来到了实验基地,他个人的话语权似乎超过了所有人。
这也无可厚非。
在新物理方向上,张硕才是最重量级的人物,其他人的研究全都放在一起,也赶不上张硕一个人。
蒂斯戈-约翰逊对此也能接受,只是感觉张硕太强势了。
第一个问题,原来的方案真的会有事故风险吗?
为什么?
另外,张硕团队拿出的方案就能行得通吗?
至于什么理论,没有意义的。
现在早就不是几年前,新物理方向上学者数量太多了。
新物理有很多的发现,自然就出现了很多的理论,大量粒子标准模型方向的学者,都投入到新物理的研究中,而混乱力场实验,就像是曾经的粒子对撞实验一样,成为了新物理方向理论研究的基础。
有大量的学者参与到研究中时,就会出现大量的理论。
张硕所说的理论,可以说非常新颖,量子纠缠影响到混乱力场的转变?
这个方向还没有人提出过,但是新颖可不代表正确,甚至让人难以接受,因为两者很难找到直接关联。
蒂斯戈-约翰逊沉默许久,还是忍不住说了句,“我们的方案真的有问题吗?”
他是问向于飞的。
于飞抿了抿嘴,开口道,“我也不清楚,只能说我相信张硕院士。”
他走过去拍了拍约翰逊的肩膀,“蒂斯戈,我明白你的心情,那个方案是我们一起研究的,但不管怎么说,听张硕院士的肯定没问题。”
蒂斯戈-约翰逊苦笑的抬起头,“刚才表决的时候,你们都举手了,我很难理解。”
“我不否认科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