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七章 飞船试飞曝光,撞脸飞猪?怀特:你学到了精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三百一十七章 飞船试飞曝光,撞脸飞猪?怀特:你学到了精髓! (第1/3页)

    实际上,腾云-1型最初的设计上,有好几种推动方案可选。

    包括空压电机、航空发动机,甚至是高端的离子喷射,等等。

    后来全部都被否定了。

    一个原因是能源、动力不搭配,腾云-1型用的是氢弹电池,可以不断供应电力,化石能源支持的推动方式,就需要不断的添加能源,会大大降低了腾云-1型的续航能力。

    空压电机是以电力驱动的发动机,可以压缩空压向外喷射,为飞船带来巨大的动力。

    问题是,空压电机耗电量实在太高了,氢电电池要支持引力体系,就无法支持空压电机运转。

    有人建议重新研究设计动力系统,也就是制造一种完全适合引力飞船的推动机械。

    这个建议当然是可以的,上级部门也正考虑组建一个项目,专门去研究这样适合引力飞船的推动器械。

    问题在于,全新的动力系统,不是一下子能制造出来的。

    国内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就要谈到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研发用时八到十年,调试了几年装配到战斗机上以后,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不断地修正、解决、完善,差不多用了近20年才成熟起来。

    太行发动机研究最初,也是有很多航空发动机可参考的。

    要研究一种适合引力飞船的动力设备,真的是全新的研究,连参考的对象都没有,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成熟,又需要多长时间呢?

    那最低也是十年、二十年的跨度!

    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已有的空压电机,但空压电机就需要更多的电能

    这也是刘志文团队迫切想制造大型飞船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动力难以的根本原因,还是引力飞船太重了。

    在物理学中,加速度和质量是呈反比的,固定推力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高、加速度就越低。

    引力飞船动辄一、两百吨的质量,比重型战斗机还要高出十倍,常规发动机带动的效果非常差。

    当安装其他类型的动力系统,飞船就要为此进行大改装,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完成设施平衡调整,一系列的工作以后,动力系统的效果还很差……

    有什么意义?

    刘志文团队最终还是选择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

    这个方案最简单,而且不需要投入精力,控制上也最稳定,唯一的问题就是功率太低,让引力飞船的横向飞行,最初就像是在空中划船一样。

    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

    即便是螺旋桨推动,加速度很低,但速度是能一点点积累的,最后的飞行速度还是很快,新闻上的报道就是这样的。

    在腾云-1型试飞后,舆论上就出现了相关的报道。

    网络上能看到一个个拍摄的视频,有些明显是手机拍摄的,就看到有些萌萌的腾云-1型在空中一掠而过。

    有些画面拍的很清晰,能看到腾云-1型的全貌。

    当然,也有慢速飞行的视频。

    腾云-1型慢速飞行的视频要比快速飞行受欢迎的多,因为其胖乎乎的身材确实有些萌,再加上身后的螺旋桨推动,被一些网友戏称是‘太乙真人的飞猪。’

    当一个视频出现以后,紧接着就是一个个的报道了。

    《引力飞船试飞起航,代号腾云!》

    《腾云驾雾,引力飞船竟撞脸神话飞猪!》

    《第一代引力飞船曝光,宣告航空正式进入引力技术时代!》

    腾云-1型,还是有很多看点的。

    即便螺旋机驱动有些拉低档次,整体上也足以让人惊艳。

    即便推动系统上还有瑕疵,研发团队内部都有些失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引力飞船代表了最高端的科技。

    其他国家、机构的引力技术,还都停留在实验室范围内,而他们已经用引力技术制造出了真正的飞行器。

    外界关注的不只是引力系统,‘低温核聚变’再次成为焦点。

    引力技术曝光几年时间了,最初被拍到的‘神秘飞船’,上面还能看到连接地面的电路,明显是电力供应不足。

    现在是大摇大摆的飞到空中,其中必定有能供应大量电力的能源设施。

    “低温核聚变!”

    “一定是低温核聚变电池!”

    “能源技术比引力技术更高端啊!能源技术才是根本。”

    “有这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