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章 英日和谈(8K还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70章 英日和谈(8K还9) (第3/3页)

当然了,也就只是将武士交出去顶罪而已,松田昌平这位大名自然是不可能的。

    幕府这边多多少少还是要点脸!

    贝佐夫继续咄咄逼人。

    “赔偿不够!”

    “一万块大唐银元都不够我大英此次动兵所需的军费!”

    “幕府方面必须得加大赔偿!”

    “我大英要求幕府向大英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以及设立租界,双方共同协商进出口关税……”

    说白了,也就是割地赔款,开放通商,治外法权,协定关税等不平等条约的那一套。

    此言一出,幕府这边并没有说话,只是将齐齐将目光看向了柴知新。

    那眼神,仿佛是在请求大哥帮他们出头。

    柴知新见此,敲了敲桌子,将人的目光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才接着说道。

    “贝佐夫公使,我希望英国方面不要得陇望蜀。”

    “这一万块大唐银元的赔偿,是幕府给死者家属的人道主义赔偿,而非是别的。”

    “战争,是由你们英国自己挑起的,凭什么要求日本方面承担你们的军费?”

    在这场谈判中,日本方面的态度很明确,并且也提前和柴知新通过气了。

    那就是可以丢面子,但不能丢里子。

    就比如说,幕府可以给受害者赔偿,可以将犯事的武士交给英国人处置。

    但却不可能给英国人战争赔款,不可能允许英国人再来打开日本的国门。

    否则的话,日本直接向英国求和就好了,干嘛要去找大唐帮忙呢?

    大唐既然拿了日本的好处,自然会在关键时刻帮他们出头。

    柴知新此言一出,贝佐夫的脸色明显一沉。

    但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见坐在他身边的一名英军军官勃利便拍着桌子说道。

    “日本方面不答应大英的要求,是想继续开战吗?”

    柴知新面色一沉,面无表情的说道。

    “日本乃我大唐藩属,当代幕府将军也是我得到了我大唐皇帝的册封的。”

    “如果英国要继续对日本开战,我大唐绝不会坐视不理!”

    威胁,这就是赤裸裸的战争威胁!

    柴知新此言一出,英国军官勃利张了张嘴,但最终却也是什么都没能说出来。

    而原因也很简单,孟加拉湾海战才刚结束,英国人就算是再怎么心大,也不至于短时间内再和大唐开战。

    再说了,大家还琢磨着要一起去给美国送温暖呢,当然不会在这时候撕破脸了。

    谈判嘛,就是这样,你硬了,他就软了。

    大唐这边既然很强硬,那英国人自然会软下来。

    双方都冷静了下来,开始继续谈判扯皮。

    很快,最后的谈判便结束了。

    日本和英国双方,在大唐的见证下,达成和约,并在和约上签字用印。

    具体的细节如下。

    第一,日本方面就江户血案向英国道歉。

    第二,日本方面,要向受害者支付赔偿总计1万块大唐银元。

    第三,日本方面要将凶手转交给英国审判处理。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英国方面虽然没能从日本这里收获到足够的好处,但最起码找回了面子。

    日本虽然丢了面子,但好歹里子保住了。

    此次谈判,可谓双赢!

    而大唐就更别说了,只是通过简单的外交手段,便在日本江户取得租界。

    并迫使幕府表态愿意撤出琉球,以及拆除耳冢。

    那更是赢麻了!

    京城,圆明园!

    李奕接到了从日本方面送回来的奏报。

    “陛下,根据目前日本方面传回来的消息。”

    “日本和英国之间的和谈已经结束,这便是他们双方所达成的合约。”

    “除此之外就是,幕府方面也答应了我大唐所提出的几个条件。”

    张之洞来到李奕面前,开口汇报道。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接过奏报翻阅。

    待他看完奏报,将其合上,这才开口吩咐道。

    “让东海舰队准备出动,前往琉球,向萨摩藩施压,要求其撤出琉球。”

    “除此之外,再派遣特使,前往日本,监督日本方面拆除耳冢的工作。”

    “等将大明将士的遗骸运回之后,便着手在定陵旁修建一座忠烈祠,将那些将士的遗骸安葬其中,一年四时香火切莫短缺了。”

    定陵指的便是明神宗万历的陵寝!

    既然这些将士当初是奉了万历的圣旨出兵朝鲜,然后阵亡的,那么让他们死后葬于定陵侧,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这种事情对于重视香火的中国人来说,意义真的非常重大。

    至于说里面混着的朝鲜人的遗骸怎么处理?

    那还处理什么?

    一是现如今估计没办法分辨。

    二是没那个必要,一起葬下就是了。

    不管是朝鲜士兵,还是大明的士兵,他们都是为了抗倭而走上战场,并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英雄,且还是共同抛头颅洒热血的袍泽。

    再说了,对朝鲜人来说,死后能陪葬于大明的皇陵,也算是一阵莫大的荣耀了。

    这种时候,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

    张之洞闻言,当即点头应是,然后询问道。

    “陛下,若萨摩藩不识相呢?”

    李奕笑笑说道。

    “那就打!”

    “琉球也是我大唐藩属,我大唐既然前后帮印度,帮日本抵抗了侵略,如今又岂能坐视琉球被侵略,而无动于衷?”

    大唐如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东亚世界的仲裁者。

    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琉球被侵略。

    还是那句话,带头大哥就要有带头大哥的样子!

    小弟之间发生冲突,你就得出面讲和,真要是手底下人内讧,一个打死一个,你这个大哥还坐视不理。

    那队伍就没法带了!

    如果说是要对整个日本开战,那李奕或许还得多琢磨琢磨事情怎么善后。

    但现在既然幕府那边已经松口,那大唐要对付的便只有一个萨摩藩。

    一个小小的萨摩藩,对大唐来说,一句抬手可灭绝非虚言。

    没必要太郑重!

    这就是为什么大唐在动手解决琉球问题前,要先和幕府通气的原因。

    别看幕府现在只是名义上的日本共主,对各外样大名的控制力有限。

    那些外样大名对幕府甚至都不是阳奉阴违,而是不奉阳违。

    但即便只是名义上,那幕府对日本上下也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大唐如果搞定了幕府,那只打萨摩藩就行。

    可大唐如果搞不定幕府,那说不准就得是唐日战争了。

    张之洞闻言,再度点头道。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

    ……

    时间流逝,开泰五年的年关很快过去。

    时间进入开泰六年的正月之后,天空中还是时不时的飘着雪花。

    赵武站在自家田埂上,望着前方划分整齐的麦田中,那些被白皑皑的积雪所覆盖的青绿色麦苗,眼神中满是追忆。

    马上他就要坐上离家的火车,前往未知的远方去讨生活。

    未来和前途,可谓是一片迷雾!

    在这几件离家的前夕,对故土的眷恋,使得赵武一趟趟的往返于田间地头。

    他强迫自己,要将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给深深的铭记于脑海里。

    永远也不能忘记!

    最后再看了一眼自家的土地,赵武回家背起行囊,和自己的父母兄弟一一告别。

    然后踏上了行程!

    去年,河南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蝗灾。

    最后,虽然蝗灾成功被扑灭。

    但是,河南的民生和生产还是受到了不小的破坏。

    赵家的存粮消耗殆尽,家里攒下的那些钱也都被用来给地主交地租,以及购买来年的种粮。

    嗯,虽然在大唐收复河南之后,组织了一下分田,但这田却也不是平白分给穷人的。

    穷人在拿到田地之后,每年除了交给朝廷的税之外,还得再给地主一笔地租,以租代买,交够一定年数的租子,这田才能是穷人的。

    赵家自然也是这种情况!

    今年田里遭了灾,虽然朝廷给河南减免了税务,但他们给地主的地租却是不能少。

    除非他们不想要分朝廷给分的田了!

    结果就是,再把地租钱给交了之后。

    赵家便穷的揭不开锅了,就连过年,一家人都没能吃上一顿饱饭。

    ……

    PS:还完这章还欠一章。

    谢天谢地,过年欠的更新,终于快还完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