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五百零九章 是朕有些急了 (第1/3页)
“董毡确实有出兵的可能,不过别忘了,辽国小皇帝还在他手上。如今耶律乙辛肯定已经知道了,随谁辽国元气大伤,可辽国暂时无力发动反攻,对河湟动兵的能力还是有的。”
“而且之前西夏攻打河湟,河湟损失也不小。此时董毡防备辽国还来不及呢,哪里有胆子和大宋撕破脸皮。”赵兴淡淡道。
“陛下说的虽然没错,可不管是辽国还是董毡都不会想看到大宋灭掉西夏的。臣觉得辽国虽然暂时无力干预,却很有可能承诺不对河湟动兵,让董毡出兵干预,坐收渔翁之利。还请陛下三思!”曾公亮说道。
赵兴闻言看向英国公问道:“英国公对此事怎么看?”
“回陛下,臣只会打仗,而且对于西北局势也不是很了解,不敢妄言。”英国公说道。
他是武将还是外戚,这次和辽国交战,已经立了大功。
担心引起朝中文官攻讦,都开始自污了,哪里还敢插嘴西北之事。
赵兴显然是想对西夏动兵的,他不能和赵兴唱反调。
可若是支持,被赵兴采纳,不管胜负对他来说都是个麻烦。
不参与,才是最好的选择。
赵兴微微摇头,他本想让英国公支持他,来说服曾公亮,没想到英国公居然如此谨慎。
虽说赵兴可以不管曾公亮的意见,强行出兵。
可是出兵并没有那么简单,朝中那些官员的看法,也不能完全忽视。
曾公亮是枢密使,他能支持赵兴的决策,赵兴就可以不经过朝堂,直接执行。
等朝中官员知道后,也有曾公亮背书。
赵兴沉吟了一会说道:“曾爱卿所说的可能确实存在,可这种可能不仅现在存在,以后也是存在的。不管辽国、西夏还是河湟,其实都不会坐视大宋吞并他们其中之一。”
“这次北伐,西夏之所以没有干预,还趁机对河湟动兵,那是因为西夏认为大宋不是辽国的对手。”
“而辽国元气大伤,即便大败了大宋,也无力反攻。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若不是火器司研制出威力更大的火药,这一切确实会如西夏所想的去发展。”
“现在西夏皇帝暴毙,内部混乱。辽国又元气大伤,无力阻止。”
“至于河湟,只要董毡不傻,他必然清楚,即便辽国承诺暂时不对河湟动手,将来也会对河湟动手的。董毡敢和大宋撕破脸皮的可能微乎其微。”
“如今可谓是对付西夏的天赐良机,只要灭掉西夏,就能直接出兵草原,从后方攻击辽国。”
“将辽国赶回草原指日可待,届时不仅能够恢复盛唐之疆域,甚至能将疆域扩充的比盛唐之时还要大。”
赵兴顿了顿说道:“朕并非好大喜功之人,曾爱卿熟读兵法,你应该清楚,这次的机会有多难得。错过这次,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陛下,臣自然知道这次机会难得。可是打仗需要粮草,即便西夏内乱,也非段时间可灭。若是中原没有发生叛乱,臣也支持陛下之决断。”
“然而中原叛乱,等叛乱平定,有无数百姓需要安置,都需要前粮。”
“大宋内部的粮食总归有限,届时即便花钱财,也未必能够买的到粮食。”
曾公亮神色凝重道:“一旦民间都无粮流通,或者粮价翻涨数倍。只要出现天灾,陛下可曾想过后果会有多严重?”
“这次北伐,粮食许多都是从民间收购的。据臣所知,江南那种繁华之地,如今粮价都涨了近一倍了,百姓已有怨言。”
赵兴闻言叹息道:“是朕急了些。”
粮食产量增加,才能有工业的繁荣。
大宋商业繁荣,可商业的繁荣说到底还是工业繁荣的延伸。
此时的工业,称之为手工业更贴切。
虽然有一些器具,但是更多的还是要靠人力来完成。
为什么古代除了宋朝,都在重农抑商。
并不是当权者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在利用经商敛财,可古代粮食产量低下,要保证有充足的粮食,就必须抑制商业的发展。
不是怕更多的百姓去经商,而是商业发展,制造环节就需要更多的人力。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粮食产量减少。
而大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