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五章 过犹不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八十五章 过犹不及 (第2/3页)

,之前对高原动兵的时候,梁广川就举荐了不少汉人武将,有染指兵权之心。

    只是当时他要扶持梁广川,来制衡党项贵族,只能答应了下来。

    不过这件事让他对梁广川有了忌惮,才有了后面的敲打。

    刚刚询问梁广川谁人领兵,就是在试探。

    梁广川的回答让他很是满意,觉得自己的敲打起了作用。

    “左右逢源虽好,可同时和大宋辽国联络,未必能瞒得住他们。”李谅祚说道。

    “无需隐瞒,光明正大即可。”梁广川笑道。

    “嗯?”

    李谅祚有些疑惑的看着梁广川。

    “陛下做的再隐蔽,也有被察觉的可能。与其如此,还不如光明正大。去辽国的使臣,直接告诉辽国,这么做是为了麻痹大宋。去大宋的使臣,则要说是为了麻痹辽国即可。

    两国都不会完全信任大夏,即便心有防备也无妨。毕竟目的是引起辽国和大宋直接的战火。”梁广川笑道。

    “国丈此言甚是,这次出使大宋,就由梁乙埋担任主使吧。”李谅祚说道。

    他虽然在汉人官员中,又选择了一个人扶持,来制衡梁广川。

    可是那人在智谋上和梁广川差距太远了。

    近期梁广川的回答他也很满意,总要给点甜头才行。

    “多谢陛下!”梁广川故作激动道。

    李谅祚又和梁广川细聊了一会,便让他回去了。

    梁广川行礼退后几步,转身离开了大殿。

    李谅祚并没有看到梁广川转身后,眼神中的讥讽和不屑。

    …………

    百官在垂拱殿外跪着,短短半天,就有十几个年纪大的官员昏迷,被送去了太医院。

    至于是装的还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赵兴数日没有出过寝宫,此时也不得不出来了。

    倒不是因为那些官员,而是父皇那边差人来了。

    “儿臣拜见父皇!”赵兴躬身道。

    “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父皇?”

    太上皇脸色难看道:“朕本以为你是大宋的中兴之主,早早传位与你。你继位后所做之事,朕虽然很多不认同,却从未干预过。可你居然迷恋一个寡妇,数日不理朝政,太让朕失望了!”

    赵兴若只是喜好女色,他并不在意。

    就算他和萧太后发生关系,太上皇都没有那么生气。

    可赵兴沉迷女色,不理朝政,这对在位数十年,一直勤政的太上皇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父皇您别生气,听儿臣说。”

    赵兴连忙把他和曾公亮所商议的事情,告诉了父皇。

    太上皇听完后,有些怀疑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父皇若是不信,可以召曾枢密使前来亲口询问!”

    “那就不必了,朕姑且信你。”

    太上皇摆了摆手道:“北方修建长城,用的是你这些年让人经商赚的钱。一旦打仗,消耗更大,钱粮何来?百姓困苦,若是加赋…”

    “父皇放心,儿臣并没有加赋的意思,修建长城虽然花费大,但儿臣这些年可是存了不少钱,足够支撑前期所需了。铸币司那边,已经在大量铸造银币了。等钱庄建起来,推行银币,很快就能解决缺钱问题。”赵兴说道。

    别说父皇不愿意加赋,就是赵兴也不愿意。

    大宋百姓太苦了,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程度了。

    父皇在位期间一直在降低赋税,民间百姓造反的情况才少了下来。

    “那就好。”

    太上皇脸色缓和了下来,沉吟了一会问道:“那些官员怎么办?要是有个好歹,你可就要背负骂名了。”

    “明日辽国使臣就能抵达汴京,而且儿臣命人盯着,有人昏迷就会送去让御医医治,不会出问题的。”赵兴连忙保证道。

    他自然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一旦有人因为劝谏跪死在垂拱殿外,影响非常大。

    “你既然都有数,那朕也不多说了。”

    太上皇微微颔首,告诫道:“欲速则不达,朕当年是太求稳了,可是你这么性急,也不是好事。如何把握,你自己好生思量吧。朕年纪大了,还不知道能活多久,以后…”

    “父皇,您看您,怎么又说这种话。你现在气色很好,人看着都年轻了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