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安石的质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安石的质问 (第3/3页)

增加减少该怎么办。”

    摊丁入亩的核心就在增丁不加赋上。

    打个比方,一个村子有一百户人家,村子里有五百亩田。

    村子里正常要收的乱七八糟的税全部取消,只需要缴纳田税就可以了。

    当然了,田税肯定要比原本相应的要提高一些。

    而这个税收是固定的,以后哪怕村子人口增加,税也不会增加。

    谁有田谁交,按照田亩数量,一目了然。

    好处是可以避免官吏在收税的时候层层加码。

    其次就是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不用在承担任何赋税。

    原本百姓哪怕没有田地,一样需要缴纳户税和丁税。

    一些家中连田地都没有的,子嗣多了,又交不起户税,只能把子嗣溺死了。

    没办法,丁税是男丁成年后才需要缴纳的,可是户税却是生下来就需要缴纳。

    但是这样也有弊端,税收数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因为田亩数量会出现减少增多的情况。

    抛开隐田不谈,像一些靠近河道的田亩,可能因为一场洪灾,被淹没,等洪水退去,也不适合耕种了。

    而有的百姓又会开荒。

    因此就会出现田亩减少增多的情况。

    “田亩数量增加减少,都需在官府登记,并不是问题,因此臣才没有特意提及。”王安石说道。

    “前提是得登记才行,如此也会给地方官员贪污的可能。你再仔细想想,做好防范。”赵兴说道。

    “陛下!”

    王安石闻言说道:“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陛下跟臣说的。陛下也该知道田亩曾经减少的问题很难解决,并不影响大局。而且陛下对官员考评改革,本身就加上了这一点,涉及官员升迁,本身就是很好的防范了,臣斗胆问陛下,是否已经丧失变法改革之心了?”

    田亩数量增加减少的问题,根本没办法防范。

    否则就不会出现隐田的情况了。

    这种事说到底还是要看官员,若是官员和地方地主乡绅勾结,完全是无解的。

    而之前赵兴对于官员考评的改革就加入了田地减少和增多的考核。

    王安石觉得赵兴提出的问题,完全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