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 拒婚 (第3/3页)
问身边道:“荣国府最近有什么稀罕事吗?”
话说贾母被宫女安排在偏殿等了半日,眼看天黑了都没见到太后娘娘。
又过了半个时辰,宫里已经掌灯。
贾母的心里微凉。
她有些高估自己的面子了。或许在太后娘娘心里,她什么都不是。
这么想着,贾母很识趣的打算告辞离去。
正这时候,外面有宫女进门,含笑道:“太后娘娘请贾老夫人屋里叙话。”
贾母大喜。
太后娘娘还是记得她的!
“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贾母在下面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太后娘娘在上面摆了摆手,微笑道:“平身吧。”
“来人,给贾老夫人赐座。”
立刻有小太监搬上绣墩。
贾母根本不敢落座,躬着身子连连推让。
太后娘娘笑道:“贾老夫人不用拘礼,都是咱们娘们儿,又没有外人。”
贾母听的喜上眉梢,这才挨着绣墩边缘稍微坐了。
太后娘娘笑道:“老夫人这么晚了来找本宫,是不是有什么要事?”
贾母忙赔笑,道:“不过是为了儿女之事,原本不该打扰太后娘娘,只是心里实在挂心……”
“哦?”
太后娘娘面上似乎是有些疑惑,笑问道:“哪个儿女的事?”
贾母:“……”
难道您老还不知道?
贾母硬着头皮道:“是府上大丫头,元春丫头今年也快二十岁了……”
太后娘娘微笑着点头:“本宫知道了,你是想把大丫头接出宫吧?”
贾母:“啊?这?”
太后娘娘:“本宫准了。”
“不过你家大丫头毕竟是皇后宫里的女官,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贾母:“……”
……
话说林如海在京都待了两日之后正式启程,准备带着林黛玉一起回苏州老家,完成定亲的一系列过场。
好在今年冬天一直比较暖和,大运河尚未结冰。父女一个原因二人坐船一路南下,腊月初就到了苏州。
彼时贾琏等人也已经携带着彩礼从京都出发,吹吹打打的一路南下。
贾蓉并未跟随。
一个原因是珍老爷的病情实在是不好说,随时可能会驾鹤,贾蓉这个孝子这时候不能离开太远。
第二个原因是会试在即,贾蓉需要心无旁骛的准备,若珍老爷能坚持到他进考场,他也不能让老爷失望。
一定要拿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来,让老爷走的安安心心的。
“二皇子殿下的请柬,明日晚间醉云楼文会,请爷过去呢。”晴雯把一张请柬递到贾蓉手中。
贾蓉随手放在了一边,道:“安排人去二皇子府上说一声,就说谢殿下好意,只是家老爷身体欠安,实在不宜外出。”
“好。”
晴雯答应着出去吩咐了。
香菱在旁边道:“爷,二皇子的文会您不去,改天江南社团的文会呢?”
贾蓉摇摇头:“哪里也不去,到时候谢继文会抄来江南文会上的文章,我随便看看也就罢了。”
只可惜青社少了他,少了徐莲,谢继文怕是独木难支,很难斗得过江南文社的那一群读书人。
怀念有徐莲在的时候。
“蓉哥哥,嘻嘻。”
“猜猜我是谁!”
一双小手从后面捂住了贾蓉眼睛。
“小姑姑别闹。”
贾蓉无语的说了一句。
惜春悄悄地吐了吐舌头,收回手道:“不好玩,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出来的?”
贾蓉道:“因为别人没有你这么玩的。”
“嘻嘻。”
惜春微微一笑,道:“你跟宝琴丫头不就是这么玩的么?上次我看到了。”
贾蓉:“……”
“有么?我怎么不记得了?”
他竟然不知道,被小姑姑看去了。
看来今后得注意了。
“有!”
惜春十分肯定的说道。
“你们还……”
“咳咳。”
贾蓉咳嗽了一声。
因为他看到大门口宝琴,宝钗姊妹来了。
惜春往外看了看,笑嘻嘻的看向贾蓉,小声道:“宝姐姐也跟着呢,我帮你引开她。”
“哎,不用……”
贾蓉话音刚落,惜春已经出去了,拉着宝钗的手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二人便出了院子大门。
只有宝琴一个人进了屋子里。
橘黄色的裙子,外面罩着白色水纹对襟褂子,腰间系着月白丝绦,高高的马尾髻一直垂到腰间,发髻上的步摇一晃一晃的,尽显少女风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