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8再生父母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28再生父母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第2/3页)

在官员任满考绩之后进行。

    如果国家机构缺员,所迁升官员又未任满考绩,那么必须经过推荐才能任命,是为推升。

    推升有两种形式,廷推和部推。

    廷推的对象是三品以上及不及三品的重要职位。

    推举时,由吏部尚书主持,经丞相决定。

    由于是吏部会官推选,所以又叫“会推”。

    部推是授权吏部推选,对象是四品以下的内外官职。

    廷推、部推的名单一般多于实缺,尤其是四品以下丞相决定就可以了。

    “伱尽管说想要去地方上,还是继续在京师待着,为天子效命。”

    涂节自是把话茬接过来了,这也是在向王布犁展现出胡惟庸的强大。

    一个六品官就能给安排的妥妥当当,就更不用说你这个吏员了。

    “胡相,我还是想要在京师为官,时刻聆听天子的教诲。”

    吴卫可不想戴着脚镣去外地为官,因为朱元璋是真的能干出来这事。

    他不敢赌,在京师内虽然竞争大,可机会多!

    吴卫不愿意轻易离开,或许在仕途上王布犁还能帮到他,去了外地,天高路远,这份情谊就淡了!

    “好好好。”

    胡惟庸颔首,见吴卫激动的跪在地上给他行礼。

    如此纳头便拜的场景胡惟庸都看腻味了,但是他嘴上还是说着,咱们都是为陛下办差,你要谢陛下,不要谢我。

    吴卫颇为感动的流下了两滴眼泪,他知道自己离了京师,将来再想更进一步,怕是难如登天。

    那么多人巴结者胡惟庸,什么时候排队能再轮到你啊?

    若是在眼前时不时的出现,才能有更多的升迁机会。

    而是此时谢陛下,陛下又听不到。

    自是得在胡相面前好好表现!

    王布犁看着吴卫这个模样,心想他完犊子了,没啥救了!

    吴卫平日里办公可是有检校监视的,难不成他来了丞相府中就变得大意了?

    处理完了吴卫的前途后,胡惟庸这才把目光看向最后的重头戏,也就是今天的主要目标王布犁。

    提拔吴卫不过是顺带的,他算是沾了王布犁的光了。

    “布犁,以你的才华还要一直担当小吏怕是屈才了。”

    王布犁可不觉得自己屈才。

    当小吏好啊。

    安全!

    明代吏员是国家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数远超官员。

    在各衙门中,官主行政,吏主事务。

    许多时候官都像是空架子,完全是吏员在做事,否则朱元璋也不会对这帮官员如此不满。

    一个个尽他娘的想要当官享福来了,不给咱好好干活。

    今年朱元璋下令吏员九年考满出身,其中以三年为期,分为一考、二考和三考满三个阶段。

    所谓考满,即吏员每三年役期结束后需进行专业技能考试。

    不合格者罢黜,合格者还转一级继续服役。

    九年役满,获资格出身,冠带听选。

    京吏在京内迁转;外吏主要在外迁转。

    按照王布犁这个在京六品衙门典吏,九年后是可以充五品衙门典吏、胥史(相当于王布犁刑房下的书吏地位)。

    “而且你又入了太子的眼,今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胡惟庸又补了一句:“布犁,你也知道,我大明以吏为官,实乃元朝旧制。

    上位虽有戒心,但吏员仍旧与其他人一样,仕途通达。

    吏部尚书张度,户部徐辉,刑部李友直,兵部滕德懋、徐晞,工部李质、万祺,吏部左、右侍郎李信、王春,户部左侍郎掌光禄寺奈亨,礼部右侍郎掌光禄寺蔚能,刑部右侍郎刘敏、王诏,陕西左参政平思忠,俱是小吏提拔上来的。

    还有苏州府知府况钟,泉州熊尚初,西安贾信,亦吏也,俱有政声。”

    胡惟庸信手拈来一大群人,然后又指了指一旁的涂节:

    “他亦吏也,哈哈哈。”

    可以说在洪武朝初期,许多为官者都是吏员出身。

    “哈哈哈。”涂节也是配合着大笑。

    王布犁也被胡惟庸说懵了。

    他着实是没想到朱元璋既憎恨吏员,对他们做出诸多限制,可手底下的六部官员,大多都是吏员出身。

    属实是嘴嫌体正的表率了!

    “布犁的仕途要比我好走的多啊,前面有如此多的前辈趟过路了。”

    吴卫心情大好之下,对王布犁也是稍加吹捧起来了。

    王布犁听着这三人轮番上阵,脸上自是表现出来窃喜,又不知道如何接话茬的模样。

    看到这番神情,涂节知道稳了,开始递话:“王布犁。”

    “丞相想要把你调到五品衙门去,将来你的出身最低也是个从九品。”

    涂节给王布犁先抛出了地位。

    朝廷规定六品到九品衙门、杂职、都察院各道衙门期满出身都是杂职出身。

    杂职能跟官员出身比较吗?

    “哎,布犁办事如此利索,如何能去五品衙门,自是要来一品衙门当个典吏,将来能有更好的出身。”

    胡惟庸立即反驳涂节的话,一个甜枣就顺势给王布犁喂到嘴里了。

    什么五品衙门,那么简单的事,还用得着他这个丞相出手?

    所以胡惟庸在执行他自己的计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