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中学时代》 (第3/3页)
小的时候,真的有个人在暗中关注着自己,在她还只是个无助的小女孩的时候,担心她,理解她。
如果初中的时候,真的有午木在身边的话,那会什么样?
林清月笑吟吟的眯着眼,单是想象一下那种画面,就会有种充实的幸福感。
从初中的迷茫到后来高中一场外公谈话引导后的成长,她就开始一直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态度了。
大方清爽的结识朋友,处理问题,不再过多的沉浸在各种负面情绪里,开始提醒自己时刻保持理智的解决问题。
从高中到大学,她一步步的变成了现在这个处理各种事情都面面俱到,游刃有余的人。
对感情也游刃有余,她虽然不想按照父亲的建议,找个从政,之后可以互相扶持发展的男朋友。
但长久的性格和习惯,依旧让她保持着理智和审视的筛选着另一半的各种条件。
午木无疑是非常不符合她条件的。
倒不是午木不好,而是他明星的身份。
她不想找个和父母一样的人,她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某天也经历她小时候的迷茫。
所以圈内的人从来没被她放在可选项里。
最开始她和午木接触,虽然也难免有点对午木过于亮眼的外表注目,但也只是抱着交个朋友的想法。
可慢慢的,她却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把目光投注向午木了。
她发现,这人看着是个明星,而且还有那种金主丑闻,可生活里竟然是个异常干净单纯的人。
还有相处起来轻松、好玩的性格、处理问题异于常人的思路、过于突出的才华
不是她之前想象的条件,她想象的条件其实只是个能互相理解陪伴坚守的普通人就行。
可再多的条件和想象,在真正出现的那个人面前,都变得不再重要。
在法国导演那次为自己出头后,已经敏锐发现自己可能对午木有想法的她终于开始了对午木的试探。
长久以来形成的理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她习惯把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开始观察午木身上是否有自己无法忍受的点,开始主动试探自己关心的问题上午木的态度,他对感情的看法,对自己的想法等等。
理性的去主动努力推动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只会沉浸在情绪里,这是她从初中时的经历里学来的最大收获。
就是感情有的时候好像总是难免超脱她的理性.
“爱是什么,我不知道。”
“我不懂永远,我不懂自己。”
“爱是什么,我还不知道。”
“谁能懂永远,谁能懂自己。”
午木还在继续唱着,《中学时代》是首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的歌,但其中那种李健歌曲诗意的风格,却早已是崭露头角。
简单的旋律和歌词里,包含的是对青春的青涩感受。
没有什么炫技编曲或宏大叙事,只是一些精准的细节、克制的表达,让每个经历过青春的人从里面照见自己的影子。
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力,在午木技能的加成下就更加明显了。
周围听着的人,也慢慢的从最开始碰见明星的兴奋,变成了对过去回忆的各种酸涩感受。
“唱的真好啊明明只是用钢琴简单的伴奏,也没话筒,但感觉比那种音乐节的现场还要震动。”
“嗯,以前看网上有人喜欢他的那首《童年》还有点不理解,觉得那歌竞技比赛也能赢太夸张但现在发现,触动人心有的时候只要一些这种简单的旋律。”
“和他的《传奇》《风吹麦浪》一样单是听着就感觉美好,像是在听诗歌一样的味道。”
有观众在边上忍不住的小声交流着。
能来这家人均两千多的餐厅吃饭,这里的顾客基本上就没有穷的,不少都现场看过演唱会甚至音乐会。
明明现场的这些条件完全没有演唱会的那些条件,午木只是用钢琴伴奏,也简单的快要接近清唱了。
可哪怕是这样,竟然也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和感觉。
而且这歌也实在是太美太诗意了。
大厅的人越聚越多,不时有进来吃饭然后被吸引的顾客停下脚步,还有餐厅里面,也开始有人发现这边的动静,出来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