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各方攒动 (第3/3页)
他接过竹简后,只是翻阅两下,便点头道:“这是‘金鹊书’。”
“《墨薮》云:古之钱铭,周之皇府、汉之銖两、刀布所制也,周时钱币所刻,常人只能认识几个,老夫却是得了本古籍,学过此书。”
“前辈不愧是金眼!”
李衍大喜,连忙道:“快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金眼冯点头,仔细辨认后,脸上顿时满是吃惊之色。
“这是…徐福亲笔!”
他额头冒汗,一边翻阅,一边开口道:“上面是徐福叙述,他当年离开神州,远赴海外求仙,便没打算回来,且留下三卷竹简。分别记录了求仙路、假阴司之秘和洛阳禁制。”
说着,便念诵起了原文:
“巿(福)奉始皇命,镇六国魔军于邙山。然魔军乃妖眚之炁所化,寻常法门难灭。故仿酆都建制,设假阴司以困之.”
“假阴司以三才为基:天位随侯珠,人位三皇木,地位”
金眼冯的声音突然停住,眉头紧锁,“这里被刻意磨损了。”
说着,继续往下读:“六国术士以妖眚炼魔兵,若强镇之,反噬更甚。”
“蓬莱无药,瀛洲无仙,东渡难返,然秦法酷烈,吾惧始皇派人追杀,故留破绽于‘人位’灵木,破始皇九鼎神州大阵,虽心中难安,但求自保…”
“好个妖贼!”
听到这儿,阴九歌顿时满脸杀机,“果然是这厮捣鬼!”
“什么求自保?真要害怕,岂会故意将这东西留下,分明是暗中指点,上面可曾说了求仙路与九鼎之事?”
事关重大,他也顾不上遮掩。
金眼冯晓得厉害,又仔细看了一遍后,苦笑摇头道:“前辈,您想知道的事,恐怕在另一份‘求仙路’竹简上。这上面只说了假阴司之事。”
“‘随侯蛇珠’,以勾连邙山与黄河以及中龙脉,一旦六国魔军脱困,宝珠为镇压魔军,必然会引动龙脉,只要时机恰当,便可引出豫州鼎!”
“老夫明白了!”
阴九歌脑中灵光一闪,咬牙道:“这徐福真是好手段。”
“随侯蛇珠乃钓饵,邙山龙脉化为钓竿,六国魔军都被他利用,成了牵引豫州鼎的力量,只要后世有人贪图宝鼎,就可顺势而为。”
“王玄谟抓走六国后裔,为的不是镇压魔军,而是控制时间!“
“清明,就在明日!”
李衍若有所思道:“咱们提前了时间,是否破坏了他计划?”
“怕是没那么简单。”
阴九歌皱眉道:“眼下二者还在下方僵持,若置之不理,随侯蛇珠不断牵引龙脉地炁,豫州鼎迟早会被钓出,若是毁了大阵,魔军便会脱困,届时.“
他的话还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
“有人来了!“
吕三低喝一声,小白狐从他肩头跃下,警惕地竖起耳朵。
李衍则迅速收起竹简,手按在断尘刀上。
透过弥漫的血雾,他看到一队身着道袍的人影正快速接近。
为首的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道,手持拂尘,眼中杀意凛然。
“是上清宫的人!”
金眼冯面色微变,“看那架势,来者不善啊…”
转眼间,那群道士已经逼近。
大致一数,至少有五六十人。
相比青城当然不如,但这么多术士,也是一股不小力量。
道人们满脸杀机,很快就呈扇形将众人包围。
“何方贼子,胆敢破坏帝陵!”
为首老道一声厉喝,拂尘直指李衍,“可是你们掘了景陵,引动这赤眚之灾?”
李衍眉头一皱,沉声道:“前辈误会了,是邙山妖人所为…”
“住口!”
老道根本不听解释,拂尘一挥,“邙山乃我玄门圣地,上清宫镇守,哪来的什么妖人,尔等手持盗墓所得,还敢狡辩!”
“众弟子听令,拿下这些贼人!”
话音未落,二十多名道士便同时拔剑。
哗啦!
吕三和李衍,直接抬起火枪。
“哈哈哈…”
老道气极反笑,“新式火器,以为只有你们会用?”
说罢,伸手一挥,后方道人们也齐齐抬起火枪。
但话未说完,脸色就变得僵硬。
只见武巴扛着虎蹲炮对准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