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最猛烈的冲击 (第2/3页)
制也是要钱的,一两部不起作用,没有月产上十部的量,根本留不住用户,且他们没那个产业规模。
只要这条法规颁布,这可比国产剧审核更加严格,当然目的很简单,不能让海外剧把市场给占住了。
本身国产剧受到限制就竞争力不足,如果让海外剧占据了一大部分市场份额,那影响的不仅仅是电视剧本身,还有投资回报,从业者利润。
如果投资回报低,资本的钱进入这行就少了,那对于整个产业发展是不利的。
至于意识形态,文化入侵就不谈。
听说上面要“限外”,还是校长建议的,网上整个影视流媒体好似被敲了一记闷棍。
率先跳出来的就是自媒体,他们开始唱反调,其中虎嗅网就批评:“限外令是一场披着文化安全外衣的资本游戏,政策是帮助校长消灭竞争对手!”
这篇文章还批评了嫦娥视频的自制网剧,特效粗糙、剧情魔改,难以替代优质境外剧。
不仅批了校长是借政策打压对手,自己的剧拍的也是乱七八糟,根本没法看。
另外有家叫钛媒体的,也是发表文章:“校长是在损害观众。”
这篇文章说的是,校长的建议,就是不把观众当回事。
微博、知乎上也有篇文章,标题为:“文化自信不应靠封锁实现!”
大量网民开始了抱怨骂校长是傻逼!
就连《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报道为:“削弱文化市场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虽然没骂方洪,但也是唱反调的。
包括其它《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都纷纷发表了对这次“限外”的看法。
毫无例外,这将造成对行业最猛烈的冲击!
反正还没落地呢,互联网上就有一大堆的人唱反调,把方洪骂了个遍,很正常,这是他提出来的。
包括一些纸质媒体也是说这样不行,审核不透明,缺乏可操作性。
这样会加速行业垄断之类。
但那些行业大佬是都没有出来说话的,都保持了沉默。
因为这是上面借校长的口在给这个政策吹风,以他为契机要推动这一法规,要不然童局也不会那么说要探讨了。
任何一次行业的规范,都要有人去提出来,去推动,这样上面才有借口,就比如鹅厂最近花数百亿收购了环球、华纳、索尼等音乐独家版权后。
就开始推动音乐内容正版化,而且还是不遗余力的推,要不然后来音乐市场也不会怨声载道,上面也不会给他来个反垄断了。
如果贸然跳出来唱反调,那是不知道“铁拳”的滋味,那些小的声音无所谓。
他们可以随便说,不会有什么影响。
而有名有姓的出来说,就是不拥护,为海外张目,他们能做的就是找些人来骂骂校长,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这些人想的没错,很快新华社就出来发表了文章,给出的标题是:“规范网络视听内容管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随后人民网也发文:“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举措!”
这篇文章强调了规范是对本土内容的保护。
那些人懂什么,只会因反对而反对,如果欧美剧太多了,那本土剧怎么办?本土剧要不要发展?
本来好莱坞影视制作工业就完善,自己再不保护本土内容发展,那么多从业者,那么多资金难道让他们去好莱坞么。
所以自媒体可以说说,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看的爽,纸媒也可以说说,但从业者大佬不会瞎哔哔。
两大主流媒体公开为方洪站台,也让这次“限外令”存在了确定性,也就是上面真的要这么做,不是说说而已。
“校长太狠了!”
优酷古永锵给樊路远打了个电话,再次道:“我们要调整下策略了,如果政策落地,我们要损失惨重,再引进海外剧的话,恐怕要砸手里。”
“你什么想法?”樊路远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