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生成对抗网络 (第2/3页)
”
张珂不用人说,自己就动手接过了茶盘的事情。
许青山团队里的人都知道许青山喜欢喝茶,整个团队也被带得有了喝茶的风气,像张珂他们这样的研究员一个个的现在泡茶都是好手。
倒也不是他们都喜欢拍马屁,而是大家有时候坐下来聊研究的时候,许青山就喜欢在那边摆弄茶具。
一次两次的,可以是老大老板给你泡的茶。
但不能每一次开小会的时候都让老大劳累吧?
一来二去,你来我往,每个人也就练就了一手好茶艺。
“伊恩,你把你的想法和张珂说一下,我给你们捋一捋思路。”
许青山翻看着手里的合同,示意伊恩先和张珂交流一下。
张珂对于自己的忠心,许青山现在没有任何好怀疑的。
而且有了他的表态之后,许青山对于青山高等研究院后续的发展心中也更有了思路。
在这种时候,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人会安排甜头,让自己手里的得力大将尝一尝。
像这一份生成对抗网络的学术成果就是许青山为张珂准备的礼物。
“我大致是明白了,我之前做的东西和这方面不太接近,不过老大需要的话,我可以马上去学,我感觉整体难度没有那么大。”
张珂诚恳地说道。
他很清楚,自己的经验式工作完成的很好,可是在创造性的工作上有所欠缺。许青山现在给自己这个机会,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获得一份创新性的成就。
在这张茶桌上只有三个人。
伊恩的设想如果能够付诸实践的话,那这样的功劳就算是许青山占了大头,他们剩下的两人也能因此受益良多。
就像是跟在许青山屁股后面完成的孪生素数猜想的几个学生。
王隗和薛雪情现在都还没有毕业呢,就已经收到过来自世界各大名校的邀约。
都是来邀请他们去当带有科研启动资金承诺的8年制助理教授的。
别看只是小小的助理教授。
实际上在国际范围里,各大名校的助理教授岗位都是香饽饽。
想要成为助理教授,首先要具备有相关的学历和学术背景,通常都要求申请人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并且要有出色的相关领域研究经验和成果。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需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机构,适合自己的课题组,并且准备申请材料,包括简历、论文、经验书、推荐信等等,一般顶尖名校会要求申请者拥有3到5篇发表在本学科顶级期刊的论文展示出持续的研究潜力。
做好准备之后才能提交申请,申请通过后收到面试邀请,还要去试讲,面议,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有被录取的可能。
像在美国的顶尖名校,一个职位通常会吸引超过200多名申请者,而这些申请者是来自全球范围内各大顶尖名校的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但最终只有5到10个人能进入最终面试。
到了这里还不算完,科研启动资金也是极为关键的竞争点。
特别是理工科的助理教授,在正式进入聘用期后还需要自行筹措50~100万美元的实验室建设经费。
一般都是用自己在博士期间做出来的各种成果,去进行各种青年科学家奖项的申请,或者是拿着有时间落地可能性的成果去找企业投资,从而拿到经费。
而财政经费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续聘决策。
哪怕是在世界顶级名校里新聘的助理教授也常有三四成的人会面临着研究经费不足的困境,从而失去了续聘资格。
像小王和小薛这样的,就代表着他们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都不用担心自己会失业。
大不了就去世界名校当个十几年的助理教授,刷完资历,当不下去了,再跑回来国内,稳稳的长聘副教授没得跑。
就连只是在部分成果后面挂个名字的江浣溪,现在本科学业都还没有结束,就经常收到各大名校的读博邀请。
这就是一项世界级成果能够带来的好处。
而现在许青山摆明了就是要把这项成果给他和伊恩平分。
伊恩还好说,这个成果的源头毕竟也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