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东风起 (第3/3页)
影闪过,刚刚招架出的长刀颓然一落,人头便已落地。
此刻的杨文远目露凶光,霸气侧漏,原本温文尔雅的贵公子气质一去不返,反而更像是个厮杀沙场的经年老兵。
“逆王妄图谋反,平阳侯府绝不答应!”
‘哦,这位还是武将出身呢!’人们似乎这才反应过来。
“今夜是我堂兄值守北门,我要去寻他,诸位相公自行便是。”
说罢,杨文远当即换上禁军服饰,深深看了长柏一眼,迎着长柏那错愕的眼神,毅然决然的消失在了黑暗中。
场内嘈杂片刻,也没得出个主意。
最后只听一声中气十足的清朗嗓音响起。
“诸位相公,武夫尚且舍身报国,莫非我等文臣甘于人后?”
“平阳侯去调兵,那我们便替他引来贼人的注意!”
“大不了一死罢了!”
“对对!报君而是罢了!”
“走,同去!”
“……”
宫廷北门。
军营内。
听着外面骤然响起的喝令声,杨文彦只觉心中惴惴。
就在先前不久,兖王领着内官亲至兵营外,手中拿出圣旨,言明当前官家病重,勒令所有禁军必须原定待命,严防宫外有别有用心之人。
杨文彦心中略有疑虑。
毕竟若真是宫内戒严,不应该是即将成为太子的邕王来负责传令吗?
怎么成了兖王?
杨文彦很怀疑兖王手里的圣旨并非来自官家,但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前去验明,因为只不过宣念的功夫,兖王便将圣旨重新收了起来。
“尔等自己严守宫门,不许人随意出入!”
说罢,兖王便领着内官和荣显统领的一队禁军继续往其他地方匆匆走去。
这儿属于宫门外侧。
造反前夕只要确保他们这些人惊疑之下,不敢第一时间保君护驾,那么只需等控制到了官家,就算这些兵莽子反应过来了也没用。
正如兖王所预料的那般。
纵使杨文彦有些怀疑圣旨的正统性,但此时此刻,他却是不敢第一时间调兵进内城。
猜对了。
好处将来不知道有多少,但有这一档子事在,将来在朝堂的发展肯定顺遂不了。
猜错了。
那连身家性命都没有个保障。
更有可能会累及家族。
“杨文彦何在?杨文彦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