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八章 心虚、皇帝的心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七十八章 心虚、皇帝的心思 (第2/3页)

前的一大难题。

    这些日子里,官家一边着令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开始研***册封之事,一边却是并未对外放出任何口风。

    而这其中对于庶吉士的选择,而不是礼部的官员,这也是一件很值得考量的事情。

    毕竟庶吉士并未有议论朝政的权利,只有观政之权。

    此举将太子册封之事放在这群未有官身的人身上,就并不算把立储提上正轨,但同时,却对外界释放出了官家已经准备立储的信号。

    这下,邕王和兖王两大派系就如同嗷嗷待哺的乳狼,都想要将高悬在头顶上的储君之位收入囊中。

    而结合当下马上便是除夕夜,届时便是高官显贵们进宫朝拜的日子。

    恐怕那时,便是官家属意之人确定的时候。

    因此,这年前的半个月,朝堂间派系的碰撞越发猛烈,两方都想要在官家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博得官家的青睐。

    因而,在这寒冬雪月里,邕王府和兖王府门前却是未见丝毫清冷,反而经常是通宵达旦,彻夜欢歌。

    门前车辙将雪地泥泞映的一清二楚,便是彻夜雪花纷飞,也难以覆盖其表,最终化为泥沼显露在往来官员之间。

    不过并未有人在意。

    杨文远作为当今杨家主君、平阳侯,自是也受到了邀请。

    上次平阳侯府饮宴,杨文远因为记恨兖王一系派人唆使长枫之事,所以并未邀请兖王一家。

    而今这时候,兖王也是“不计前嫌”的给杨文远送来了帖子。

    不管是作秀还是真心实意想要这份助力,兖王这份“贤王”之名,也因此显得更加贴切。

    不过杨文远自是敬谢不敏,他可不想和兖王扯上任何关系。

    但没来由的直接拒绝也不好看,反而更惹人注意。

    正好,杨文远便拿华兰怀孕之事推诿。

    随着华兰渐渐显怀,这事已经是渐渐传开了。

    杨家本就嫡系不多,此刻杨文远对下一代的第一个嫡子女多加关注,也算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兖王都能来请。

    那么作为上次参加平阳侯府饮宴的邕王,自然也是送来的帖子。

    杨文远也以相同的理由拒了,表明自己不想参与这些风波。

    我杨文远是坚定的保皇党!

    不过邕王不知道怎么想的,或是觉得自己比兖王在杨文远这儿更有面,或是觉得自己皇储之位已是板上钉钉,杨文远应当懂得顺从,邀请被拒后,竟又接着递了份拜帖上来。

    杨文远自是不惯着,这下理都没理。

    皇宫。

    御书房。

    皇帝穿着一身月白色单薄绸衣坐在书桌前。

    殿内一刻不停的地龙将屋内烧的火热,又因皇帝年老体衰,受不得寒,所以比平常时烧的更旺些。

    “呵呵,杨家这小子,两边都没在他那儿讨得好。”

    皇帝翻阅着皇城司递上来的谍报,笑着同旁边端坐着的曹皇后道:

    “这小子也是机灵,只想着置身事外,一点风险也不想冒。”

    曹皇后自是明白皇皇帝说的是杨文远。

    今年来,杨家和她娘家曹家走的有些近,华兰也时不时来进宫拜见,因此曹皇后对于杨文远印象一如往常般好,于是当即轻轻笑道:

    “这皮猴子惯是这样的。”

    皇帝看了曹皇后一眼,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谍报,笑容微微收敛了下去,语气平缓道:

    “早先好,现在却不怎么样了。”

    自打皇帝在心里有了妥协立储的思量后,那么作为先前站队自己的受益者杨家,如今也就用不到他们了。

    失了圣眷,也失了作用,那么原先多给的恩宠,自然也要收回来了。

    不过皇帝到底不是个刻薄寡恩的无情君王,还是个亲厚的脾性。

    因此。

    对待杨文远,皇帝只将他按在了第四名,不让他殿试之后就有官身,转而去翰林院待上几年。

    至于杨文远之后的路,皇帝便留给了后面的继任者。

    而对待杨宇卿,皇帝最重要的便是,将其手中的中央禁军的兵权拿回来。

    此下让杨宇卿南下平叛,便是最好的借口。

    如今南方侬贼溃败,杨宇卿凯旋归朝已是近在眼前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