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武举开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一章 武举开考 (第2/3页)

那儿真的速度够快,抢先和人家说定好了亲事,那顾廷烨对余嫣然的展望就不一定行得通了,就算余嫣然那边过得去,双方长辈那儿也会坚决给否了。

    “我放衙后立马去说!”长柏连忙点头道。

    这副急迫的样子,真像是个替官人考虑纳妾的贤淑大娘子。

    而且若是杨文远没记错的话,顾廷烨因为前不久在家里闹腾一阵,和家里人吵得不可开交,索性跑出去住了,自己没细查,还不知道他住在哪儿。

    不过看长柏这样子,这是已经知道了?

    不愧是你啊,柏兰!

    友情提醒一句后,顾廷烨之后的打算杨文远也没再多关注,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即将要观政的内容——武科!

    说起武科,那就得提一提王若弗那二叔家的二孙子,王野了。

    他在杨文远的帮助下,挂名在五城兵马司,后面还从杨家马场取了一匹良马,现在也是闯到了武举殿试。

    当然,说是殿试,但很显然,一个仓促举办的武科,自然不会是由皇帝亲自来作为主考官,来观看一群兵莽子舞刀弄枪。

    不说没啥好考的,就单论安全性,那也是值得斟酌。

    万一其中的哪个考生脑子抽了,比试箭术的时候往皇帝那边怼了一箭过去,不说能不能中,更别说箭射没射出去。

    只要有搭弓射箭的苗头,那事情就是直接大条。

    因此,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考虑,武举殿试没有皇帝亲自监考,考场则是设在四面皆有高墙的禁军校场,由兵部和枢密院联合执考。

    主考官分别是枢密院的知枢密院事,和兵部侍郎。

    考试内容分为体能和文学。

    体能分为体术(拎石墩子)和箭术(骑射、步射)。

    至于为何没有那种比试武器的项目,自然是因为用不上。

    现在战场上的兵种拢共就分为两档,骑兵和步兵,拿近战兵器的和远程武器的。

    这种分法儿,上面的体能和箭术就已经完成了测验。

    至于近战兵器的比拼,属实是没必要。

    即便是武举中了,那也不过是个低级武官,若是没有一手高超箭术,那照样是要去前线兵堆里厮杀的,至于掌没掌握什么高超枪术、刀法的,并不重要。

    只要你能扛,有一把子力气就行。

    再怎么样高超的枪法刀法,在冷兵器、大规模集团作战中,也是发挥不了大用,因此也不用特意去考。

    在战场里活过几次,从中学到的本领,才是最有用的。

    文学则是考策问。

    对军事理论进行考核,问题节选自《武经七书》这部教材。

    之所以体能先,文学后,其中自然也是有考虑的。

    这是武举,不是科考,文学成绩并不是太过重要,若是你的体能成绩实在太过突出,那后面的文学成绩也不是不能酌情加点分。

    三日后,武举校场。

    校场中,中央的看台上,放置了一把坐北朝南的椅子,视为皇帝亲至(人没到,但意思得意思一下)。

    科考拜至圣先师,武举就是拜皇帝了。

    随着两位主考官带领在场的监考官员以及武举人们一起对“皇帝”行礼后,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项,拎石墩子。

    只见校场的边缘位置,放置了一列石墩,其上分别标记了六十斤,七十斤,八十斤,随后递增……

    像极了杨文远以前在电视剧里看的,那些城门口征兵的场景。

    如果再考虑到这次武科考试内容,杨文远对杨宇卿施加了些影响的话……

    而杨文远么呢。

    他此时正坐在一个木桌前,开始对着手里的账册开始喊名字:

    “张三!”

    “李四!”

    “王五!”

    “……”

    随着杨文远的一声声高喊,不久就有一群精瘦的汉子们来到身前排好队,随后由杨文远领着一起去旁边拎石墩。

    而杨文远喊完后,长柏也站了出来,高喊道:

    “张四!”

    “李三!”

    “……”

    而后又是一群人站了过来。

    拎石墩的考场前,杨文远一一指挥着考生开始拎石墩,随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