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八十章 钟云峰相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百八十章 钟云峰相约 (第2/3页)

界做出单原子层物质,但凭借其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以及丰富的实验设计工作经验,为实验材料预处理工作,以及制备特制胶布对新型石墨材料进行剥离,转移至基底等一系列方法的确认,做出极大贡献。

    石墨烯的发现者名录里自然也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说到底萧良仅仅知道大体的方向,却不能在实验室里将单原子层石墨烯成功制备出来并且能够观测得到,一切都是白搭,更不要说后续的开发跟深入研究了。

    “实验复现应该不难,虽然物理特性暂时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学术界早就有不少理论推测,石墨烯哪一天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制备,应用前景之广难以想象。我与怀钧昨天兴奋了一夜没睡,都觉得哪怕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以石墨烯的晶体结构特性,应用前景就很让人期待啊,”

    王驰鹜感慨问道,

    “现在是不是跟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签署更高级别的保密协议,确保这一成果不会外泄。”

    萧良想了想,问道:“不要说蜗巢科技不可能放下那么多的研究,倾尽全力只做石墨烯的商业化研究了,就算蜗巢倾尽全力,你们觉得十年内有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实验室花这么大功夫才做出几平方微米的石墨烯,而国外在这一领域六七十年代就有科学家在摸索研究,却迟迟没有出成果,”周怀钧说道,“可见想要进行规模化生产,会是何等的困难。”

    “所以喽,这一成果没有雪藏的必要,”萧良说道,“化学气相沉积与拓扑化学两条技术路线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完成前期筹备了,如果这两条技术路线能够初步在实验室走通,就可以将第一阶段的成果对外公布了!这件事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才行。”

    想仅仅靠蜗巢科技的研究力量,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实在太难了,萧良也不可能倾尽全力,只做一件事。

    唯有公开后,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及机构参与进来,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商用——而蜗巢科技只要能掌握最初的几项基本技术,并持续不断投入一定资源进行追踪研究,也不用担心会被他人从这一领域甩开。

    再说了,他也不过是仗着对前世的认知,抄袭了别人的研究途径,抢先拿到成果罢了,等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出来后不对外发表,难道要让别人先发表研究成果吗?

    萧良赶到秣陵都过十点钟了,与王驰骛、周怀钧随便聊上两句,不知不觉都十二点了,一起前往食堂用餐,三个人刚打了饭坐在落地玻璃窗前的座位上,许建强又打来电话:

    “钟书记今天上午在省里开会,我与志远中午来东洲宾馆陪钟书记还有君鹏一起吃饭。刚好有件事要找顾培军问一下,才知道你上午也来秣陵了——有什么事情发生吗?你要不要也到东洲宾馆来,跟我们一起吃饭?”

    想也不用想,肯定是钟云峰知道他今天上午也回秣陵了,让许建强打这通电话喊他过去。

    萧良也不知道钟云峰今天在省里参与什么会议,猜测他很可能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格说上什么话了,当即答应道:

    “好的,我马上就过去,大概十分钟后到!”

    大中午烈日之下,街道上没有什么车辆,萧良直接开车从西南塘研究中心赶到东洲宾馆,实际是东洲市委驻秣陵办事处,都用不到十分钟。

    小宴会厅里就钟云峰、沈君鹏、许建强、熊志远四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