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浙东派失宠?意难平! (第2/3页)
危险的境地。
他紧抿着嘴唇,目光扫过桌案上那封未开封的信笺,信封上那两个字,仿佛来自地狱的召唤,让他内心深处那份担忧如同野草般疯长。
他忽然转身,拿起桌上的烛台,朝着那封信走去……
昏黄的烛光映照着刘伯温的脸,沟壑纵横的脸上,紧绷的肌肉渐渐松弛下来。
他将手中的信笺轻轻放下,并未拆开。
燕王的心思他多少能猜到几分,无非是试探拉拢,又或是挑拨离间。
但此时此刻,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保全朱柏,如何让他的改革方案最终得以实施。
他走到窗边,任凭冷风细雨吹打在脸上。
深吸一口气,一股泥土的腥气混杂着雨水的清冽,让他混沌的思绪渐渐清明。
他明白,此刻的自己不能操之过急。
朱柏的改革触动太多人的利益,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浙东学派的态度暧昧不明,燕王虎视眈眈,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可以将所有棋子都摆上棋盘的时机。
刘伯温回到桌案前,将朱柏的改革方案再次仔细研读了一遍。
方案中每一个字都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中。
均田免赋,发展工商,兴修水利……
这些措施,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大明王朝前进的方向。
他仿佛看到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
他相信朱柏,相信这个年轻皇子拥有改变大明的魄力和智慧。
他坚信,只要时机成熟,朱柏的改革必将成功。
刘伯温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他轻轻地吹灭了桌上的烛火,书房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殿下,明日早朝,老臣定会……”
清晨的阳光透过御书房的窗户,洒在朱柏的案几上,金黄色的光芒与紫檀木的光泽交相辉映。
朱柏正低头批阅着奏折,笔尖在宣纸上留下一道道墨痕,偶有几滴墨水洒出,仿佛是他心中波澜的点滴。
“柏儿,浙东学派的反应如何?”朱元璋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
朱柏抬头,只见朱元璋矗立在门口,身穿金色龙袍,眉宇间透露出深邃的威严。
他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合上奏折,起身行礼:“父皇。”
朱元璋缓步走至朱柏身边,目光扫过案几上的奏折,沉声道:“听说他们对你的改革方案颇为不满,具体情形如何?”
朱柏眉宇间微蹙,忧虑之情显而易见:“确实如此,他们认为均田免赋、发展工商、兴修水利等措施,会动摇他们的根本利益。父皇,我担心他们会在朝堂上制造麻烦。”
朱元璋抚须,目光深远:“柏儿,朝堂之上,利益纠葛复杂,你的心意虽好,但实施起来必须谨慎。浙东学派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应对。你要学会在各方势力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稳住朝局。”
朱柏点了点头,孩儿相信,只要改革能够真正惠及百姓,浙东学派最终会理解我的意图。
他们也是大明的臣子,不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
朱元璋微微颔首,满意地一笑:“很好,你有这样的信心,父皇也就放心了。但切记,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
朱柏深吸一口气,心绪渐渐平复。
他知道,眼前的道路虽然荆棘密布,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明智的策略,终究能够披荆斩棘,迎来光明的未来。
“父皇,孩儿明白。明日早朝,孩儿定会……”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打断了朱柏的话。
朱元璋眉头微挑,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警觉。
朱柏也立即警惕起来,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知定有要事发生。
朱柏眼神坚定,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念:“父皇,孩儿相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