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旧地主迈出了向资本阶级转变的第一步 (第2/3页)
算,一百三十万两起码有接近五十万两的利润,刨去咱们收购粮食转运来的消耗以及从沿海商会或者自有商会征集船只可能会有的加价,剩下的利润仍旧不少。
这笔钱,谁不想赚?”
在坐的一群人彼此观望,默契的集体沉默。
“这还只是第一期招标,后面可能还会有两期、三期,印度那有五个国家,大几千万人,这场仗三两年肯定打不完,对后勤的需求将远超咱们国家历史上任何一场战役。
这种损耗要是摊派到老百姓头上,那顷刻间就是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可现在却用这么一种新的方式摊派到咱们头上,哦不对,还有荷兰人、葡萄牙人的头上。
关键咱们还得上赶着,甚至盼着这摊派能到自己脑袋上,呵呵。”
男人说着话走到中门的位置,踩着门槛感慨。
“这是吃定咱们了,所以别把时间浪费在牢骚抱怨上,都算算,这第一期招标各自打算报个什么价吧。”
说完话男人便迈步离开,而自他走后,沉默的会场内,不少人也陆续的起身离场。
年轻男人急了:“诸位,难道咱们就这么放弃了?咱们应该一体同心,都不去参加这什么狗屁招标会。”
“不参加?那就眼睁睁看着银子都被那个荷兰人赚走吧。”
“幼稚。”
——
隆庆四年九月初一,广州南印度商会第一次招标会的日子如约而至。
招标会由广州府同知庞伯文、远东(广州)商会新的分会长葛安主持,来自广州当地和国内各地包括新成立的荷曼公司在内五十余家商会、公司参加。
庞伯文说了一番官话后便回座,葛安,一个大腹便便,满脸富态的胖子走上了台。
“诸位,咱们今天这次招标的规则很简单,标的各位都清楚,二百万石粮食和六十艘大福船,交标日期为隆庆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标的金额一百三十万两,各位可以出价竞标了,哪家出的钱最低,南印度商会便与哪家合作。
不过咱们事先说好,交付的标的货物是要查验的,千万别以次充好,无论是粮食还是船,谁要是想着以次充好,拿积年沉库的回潮粮和不符合两年前朝廷下水福船标准的海船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那这标的银也不能足额给到各位,甚至如果合格率极低的话,那就只能按照契书一文钱都不给了。
咱们先小人后君子,丑话说在前面,省的后面打官司闹矛盾,虽然现在咱们司法院的海青天大人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