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一章:明公愿复辟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三十一章:明公愿复辟否? (第2/3页)

“老夫和克明公得多少年没见了。”

    “得有十几年了吧。”

    王暐回应一句:“十几年没见,惟中公风采依旧。”

    也就大明朝没有文字狱,不然光王暐这个表字都够砍好几回脑袋的。

    克明。

    让他给朱元璋修宗庙,不塌才怪。

    严嵩点点头,颇多感慨:“是啊,十几年没见了,遥想当年克明公可是老夫的良师益友,你我分管户部、吏部,配合的相得益彰。”

    “呵呵。”王暐笑了笑:“都是阁老抬举,老夫这个户部尚书当年可没做出什么成绩。”

    “这话不对。”严嵩道:“克明公在的时候,朝廷财政还是很健康的,后面换上来的那才是一个不如一个。”

    王暐来了一句:“张润、韩士英等人也在内吗?”

    “他俩?他俩主政户部的时候,朝廷哪年财政结余过,年年赤字。”

    严嵩环顾一圈言道:“当然,太上皇也是有责任的,只能说这几位的能力确实是不如克明公的。”

    在座众人都点头附和,不过并没有借着话题展开。

    王时槐招呼着为众人倒酒,随后端起酒杯来。

    “各位,今日惟中公赏光莅临,咱们同敬惟中公一杯。”

    “敬惟中公。”

    严嵩举杯,口中言道:“不敢,老夫要感谢时槐的安排,让老夫见到那么多位旧时同僚,来,诸君满饮此杯。”

    言罢带头饮尽,博得满堂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面酣耳热的时候,王暐开了口。

    “听说惟中公此番来,是来视察象山书院的?”

    “谈不上视察。”严嵩摇头:“老夫不过是来游山玩水的,耄耋之年,吾儿东楼便想陪着老夫在这江西故乡四处看看,度过残年。”

    “惟中公精神矍铄,可是没有丝毫风烛残年之象。”

    “呵呵呵呵。”

    王暐看了一眼王时槐,开口言道:“今日听时槐说,惟中公在象山书院时问他,如何看待太师倡导的新学。”

    “随口一问罢了。”

    “敢问惟中公又是如何看待的?”

    严嵩微笑:“老夫现在早已无心国政,怎么看的重要吗。”

    “惟中公主政吏部二十年,兼任翰林学士更是长达二十六年,又曾担任过两届科举座师,为国育才这一块您惟中公执牛耳,我等还是很想聆听惟中公教诲的。”

    闻听此话,严嵩又见在座众人都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