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南北之差,已不单单只是贫富 (第2/3页)
一来一回接近一个月,等你们统计好再拨粮,再等粮食到陕甘派放,最少要两个月时间,两个月,陕甘灾民还能活多少?
北直隶现在的粮价是多少,有多少粮食缺口能控制住粮价,另外其他的生活所需,包括食盐、棉布、蔬菜等价格又都是多少,既然是旱灾,水源是否紧缺,百姓的取水用水怎么办,有没有组织开井或者考虑向上游取水。
陕甘是水源上游,京津是水源下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次大规模旱灾。
今年淮河一带也出了旱灾,淮河是下游,事实上在淮河一带出旱灾的同时,湖广、四川这些上游地区反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这是因为河道淤塞导致的上游水无法向下,这才导致了区域性的洪涝灾害和区域性的旱灾同时并行出现。
我们做过充分的统算,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比例几乎成正比,平均一次洪涝灾害对应一点二次旱灾,这就说明这不单单只是天灾,或者说这种天灾,我们是可以应对处置的。”
面对蒋如俨滔滔不绝的讲话,高拱只觉得一阵头大,他赶忙开口拦了一句。
“蒋侍郎,咱们先把赈灾的事处理掉,至于您说的这些事,我们一定会在回京后立刻去查办,是否如此,如何更正,我们一定会拿出解决方法。”
蒋如俨虽有些不爽但也不好再借着这个机会给北京的同僚们上课,他转了口风。
“你们赈灾的方案我们看过了,开粥棚施粥,口粮标准是每人每天二两稀粥,混以菜叶和粗盐,确保不饿死人,但是婴幼儿怎么办,只靠喝稀粥的妇女如何下奶,所以呢我们户部这次赈灾不单单是为你们准备了口粮,这次赈灾将分成三个月六个批次,通过漕运和海运向北京、天津供应。
每个批次都有三十万石粮、一千引精盐、两千引渔类水产和五百万斤蔬菜、十万斤肉食,另外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提供三十万匹棉布。”
高拱包括北京一众官员几乎齐刷刷站了起来。
赈灾还能保障那么多?
北方老百姓受灾之前恐怕都够呛能吃那么好吧。
“但是我们南京也有条件。”
“蒋侍郎请说。”
“那就是我们南京户部会派一些官员跟着这些赈灾物资一起北上,赈灾物资的发放必须由我们南京方面来办。”
高拱面色有些不自然:“这么说,会不会有些太不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