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九章:忠诚?不,是忠于利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九章:忠诚?不,是忠于利益! (第2/3页)



    两人对视,最后又是齐齐跪下。

    “无论何时,太傅一声令下,下官二人无不赴效全力。”

    送走两人,陆远便派人将郑大同这个通政使请来。

    “他们上疏辞官是他们的事,你这个通政使不能辞,通政使司是江南政务的大管家衙门,你得坐镇好中枢,把江南的政务理顺,不能拿全江南的政务民生当儿戏。”

    “太傅。”

    “有不好处置的事就再派人来。”

    “是,下官明白了。”

    ——

    自陆远撤职后一个月,江南六省一直隶超过七成的官员上疏北京请辞,请辞疏几乎将整个内阁堆满,而今的内阁,仅仅剩下严嵩和欧阳必进两人。

    要是放在五年前,这种事严嵩能开心死,但今天他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内阁完全成了他严嵩一人的后花园,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强大,而完全是因为白捡的。

    但这不是便宜,而是烫手山芋啊。

    “江南七千名官员请辞,这要是批了,整个江南全瘫痪掉。”

    “六十九名在江南的地方总兵,超过五十人上疏请辞,军务也会瘫痪。”

    “阁老,天塌了。”

    严嵩看了一眼堆积成山的奏本,而后点点头。

    “老夫去面圣,请皇上拿主意吧。”

    既然事是你嘉靖招惹的,那就你自己想辙摆平吧。

    不出所料,嘉靖对此很生气。

    “逼宫?要挟朕?”

    “不是要辞官吗,辞啊!朕无不照准,朕就不信了,我大明朝没了他们这些官,还能亡国不成。”

    严嵩没有顺话说,也没有拱火,而是颤着手又拿出一道本,展开来读。

    “嘉靖三十四年,户部登册入库的税赋折银为四千六百九十万两,来自江南的税赋为三千七百五十五万两,另有海关报关税四百二十二万两暂未入库,其中来自江南织造局、市舶司报关税二百万两,皇上,内帑银悉数来自江南织造局和市舶司,用于支付宫中十二司、司礼监、东厂、锦衣卫的月钱。

    国库银用于承担我大明朝宗亲、朝臣的俸禄,供养边军、京营兵的兵饷,黄河水利的修缮和边塞堡垒的加固,河北各省旱灾、洪涝的赈灾。”

    “严阁老想要说什么?”

    严嵩依旧没回话,继续顺着读。

    “南直隶运司衙门同北直隶运司衙门之间每年都有漕运的核算本,去岁一年,全北京用粮三百六十七万石、绢布四十七万匹、牛羊猪二十三万头、棉花三万引、盐七万引,余物无算,这些东西皆为漕运所输耗。

    庚戌虏乱,北直隶被掳掠一空,对江南依赖更大,这几年虽复苏些许元气,可根基已伤,辙动间难以完全摆脱漕运供养,若是这些官员尽数辞去,北京城百万官民何以果脯?

    皇上,老臣年迈无能,难以为皇上分忧解难,只能请皇上三思而行。”

    嘉靖死死盯着严嵩:“严阁老是在恐吓朕?”

    “臣不敢,臣有今日盖为皇上恩赐擢拔。”严嵩哆里哆嗦跪下来叩首:“是故,在臣心中皇上便是臣之君父,臣愿为皇上效死,臣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