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年轻气盛、不识大体 (第2/3页)
,为此他们已经停掉了给予汪逆的火器、战船等物。”
嘉靖一听这话,眉头不由挑动一下,但随后又恢复平静。
“还说什么了,他们两人是个什么意见啊。”
“周延觉得可行,汪逆之所以贼势众大,无非仰仗佛朗机火器战船之利,若无此助力,其威胁可顿去一半,不过胡宗宪好像不太乐意,坚持称蛮夷窃据澳门,又助逆反我大明,应当派兵征讨,收复澳门。”
嘉靖听完了二人各自的意见后看向黄锦。
“伱觉得,谁的建议更好?”
黄锦低头答话:“这般军国大事,奴婢不敢多嘴,奴婢只知道,这个胡宗宪早年在山东和浙江做了九年的知县,他在余姚做知县的时候和如今南京吏部尚书的陆远结识,此后便做了陆远陆部堂的随官,从此一路青云直上。”
“所以说,胡宗宪的意思就是陆远的意思。”
黄锦没有答话。
嘉靖言道:“眼下我大明朝内忧外患,汪逆还没有剿除,北边的虏患也还在,这个时候再和佛朗机夷开战,胜果能有几何?
你去召严嵩和张治来一起议议吧。”
黄锦顿时了然,一面派人去请严嵩和张治,一面自己守在精舍外候下二人,待见面时便言道。
“二位阁老,广东来了奏本,事关如何处置澳门佛朗机夷的事,布政使周延和广州知府胡宗宪的意见相左,胡宗宪坚持要收复澳门,和佛朗机夷开战,奴婢觉着这胡宗宪实在是太年轻了,眼里只有广州一隅之地,不及周延顾全大局啊。”
这一句话便将所有信息都涵括了进去。
严嵩和张治相望一眼,心里便都有了一本帐。
跨进精舍,见礼看座,君臣三人议起了这两道奏本。
“二位阁老都什么意见,是允其和还是宣其威?”
嘉靖抛出问题,目光没有去看内阁首辅的严嵩,而是先看向张治,后者言道。
“严阁老参赞兵部机务,还是请严阁老先说吧,严阁老,您说说。”
严嵩像是刚睡醒一般:“哦哦,好,既然文邦让臣说,那皇上,臣就先说吧。”
“阁老请说。”
“胡宗宪的奏本太过于年轻短视,远不比周延思虑周全,眼下我大明朝实在经不起再多折腾,而且佛朗机夷愿服王化,并且停掉向汪逆输送军械战船,这对我大明朝来说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