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公私分明 (第2/3页)
甲胄的花费,一名士兵为三两六钱银子,一个营额外还要加弩机、神臂弓、火铳若干,每年这些军械的磨损消耗补充折银近五千两,平均下来一个营就是一万两,加上军饷四万石、日常消耗军粮一年为六千石。
浙江粮价低贱,一石粮仅三钱五分,则军饷加军粮每年的开销为一万六千两,加在一起,一营兵足额足饷足械的情况下,每年耗银两万六千两。”
胡荣嗯了一声:“一营兵足额足饷足械的情况下就需要两万六千两银子,那全省五十七个营需要多少?”
“一百四十八万两。”
这些数据陆远早就背的滚瓜烂熟,因此答得干脆。
“将近一百五十万两啊。”胡荣苦笑一声,随后说道:“浙江每年的税赋,各税课司(局)的产出、粮税、丝绢税加在一起折银也才一千七百万两不到,上缴国库之后留给藩司衙门的不足一成,就这一成钱全省哪哪都要用,咱们臬司衙门去年拿到的财政仅有三十五万两银子,这三十多万两你觉得能够让全省五十七个营实现足额足饷足械吗?”
浙江有钱是事实,但是九成的钱要上交国库,大明朝全指望南直隶和浙江输血活着呢,所以留给浙江当地的钱并不多,这笔钱那么多衙门都要花,公费支出就占了大头,匀给臬司衙门的三十五万两也不可能全用在补充兵员军械上。
臬司衙门的核心是政法,是维护法律和社会治安,这三十五万两一大半要用在安内而不是攘外,所以胡荣两手一摊。
“我最多每年给你十五万两银子,其他的要你自己想办法了。”
你陆远想干工作我支持,我尽最大能力支持,十五万两顶天了,其他的伱自己想办法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远也知道这十五万两银子已经是胡荣或者说整个臬司衙门的极限了,因此道了谢没再纠缠,走出臬司后直奔藩司。
臬司没钱当然找藩司了。
找两位布政使汇报吧。
财政口是李默这位一把手直接负责,陆远来汇报当然也只能找李默。
“下官陆远,见过蕃台。”
在李默的公事房,陆远见到了正埋头处置公务的李默,作揖行礼,后者抬了下头,伸手虚引。
“先坐吧,本官处理完手上这点事。”
“是。”
陆远应了声坐下,坐姿板板正正,挺胸抬头,眼神专注一处没有乱瞟乱看。
如此持续了近一刻钟,李默那边放下笔抬头,陆远这边就站了起来。
“等着急了吧?”
“没有,蕃台日理万机,下官等这点时间是应该的。”
李默端起茶,刚喝一口又冲屋外唤了一声:“子和,给陆副使上杯茶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