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两地风云 (第2/3页)
新西兰的美军,要亲自下场帮助澳军。
要知道,这些军阀势力,可都是美国人给钱给武器武装起来的,都是美国人自己扶持起来。
而且这些军阀势力人多势众,美国人竟然要直接动武。
至于巴拉特那里,短短几个小时,南印就做出了反应,主动在边境开火。
唇亡齿寒的道理,很显然南印也知道。
甚至于,南印、东印都派出使团前往巴基斯坦、卡利斯坦、尼泊尔,甚至连孟加拉都被排出使团。
到了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这场战争的背后是美国人在煽风点火。
反而是巴拉特紧急向俄罗斯订购了一批武器弹药。
等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时候,CCTV4、香江卫视等都开启了澳洲风云、南亚风云等系列专题,邀请着专家作为嘉宾,让观众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两场战争。
侦察卫星,从太空侦察到,各方的大规模军队调动。
现在战争,很难再出现突兀性,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太空中的侦察卫星以及各国的情报系统,想要大规模兵力调动,又要掩人耳目,实在是太难了。
现代化战争,是高科技战争,这是一点都没错。
各国纷纷组建军事观察团,前往战场,就近了解战争。
贝拉克召开新闻发布会,态度呈现明显的变化,对于澳洲爆发的战争,贝拉克谴责挑起战争的,认为这是对人权的践踏,是对澳大利亚主权的践踏,态度非常强硬,并且表示,美国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美军将会帮助澳军平叛,让澳大利亚恢复和平,并且警告了日本人。
而对于南亚爆发的战争,贝拉克丝毫没有谴责巴拉特,没有谴责巴拉特对东印发动战争是对东印主权的践踏,而是呼吁双方有什么矛盾应该通过政治谈判解决,而不是战争,表示美国愿意从中调停双方战争,双方可以在美国举行和平谈判会议。
这一天,实兑港,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大海港,每天都有海船抵达这里卸货,或者是装货物然后出口到全国各地。
此时一首海船,正在装卸着武器弹药。
这是昨晚东印、南印紧急购买,而今天就已然可以装船。
码头上,有着雇佣兵在戒备着。
通过船运,不需要一天时间,便可以抵达东印、南印的码头进行装卸。
战争的消耗,是极为恐怖的。
不管是对武器装备弹药,还是对于生活物资。
自古以来,战争的规律从来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现代战争,既是高科技战争,但是也没有改变,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现在全球的目光,都看向澳洲和南亚,毕竟这么大的战争,想不让人重视都难。
就在轮船鸣笛起航的时候,京城,一场高规格的会议正在举行。
这场会议,却是在讨论澳洲风云以及南亚风云。
作为世界工厂,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但凡有个风吹草动的,都会影响到世界工厂。
毕竟现在的世界一个现实就是,华夏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比如澳大利亚就好了,华夏商品出口到澳大利亚,并且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羊毛、水产品、红酒等等。
现在澳大利亚出现这么大的事,贸易自然是受影响。
还有巴拉特,双方同样也有贸易往来。只不过因为巴拉特人的信誉不怎么样,想要进口商品,往往是要交更多的定军,华夏这边的商家才会发货,而在获到码头要卸货前必须结清尾款。
没办法,实在是巴拉特的信誉太差了,大家都被坑怕了,只能采用这种办法。
看看欧美、日本的公司在巴拉特投资,结果都被坑哭掉。
日本给巴拉特贷款,修建铁路,结果被坑哭了。帮助规划铁路、帮助选线、做可行性分析、设计什么都完成了,甚至给了印度大笔超低息贷款,还款时间更是长达50年,可是等到要开工征地的时候,巴拉特人告诉日本人,这块地不能征得改线,哪块地不能征地又得改线。
甚至于刚刚建设的一小段铁路,铁轨等都被巴拉特人给偷走。
按照现在的进度,别说十年了,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