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皇太子 (第2/3页)
时间。
所以就在今天的大朝觐仪式上,例行的总结规划诏书宣布完毕之后,朱简烜自己拿出了一个题本。
皇帝专用的精致的空白小册子,册子总共只有一页,这一页上也只有一句话。
朱简烜亲自宣读了自己响儿这句话,这份异常简单命令:
“以皇一百三十七子朱靖圭为皇太子,于天工五十七年二月一日举行册封大典。”
皇帝的直接命令通常都是这么简单的,实际形式跟后世的领导批条子类似,只有一句话或者笼统的几句话。
历史上出现的那些非常严肃正式的诏书,特别是把当事人夸得天花乱坠的诏书,通常都是举行仪式的时候专门另外准备的。
朱简烜的命令这样下达下来,大朝觐现场的所有人员都直接愣住了。
大部分宗室、勋贵、官僚们,根本就不知道朱靖圭是谁,大部分皇子也都对朱靖圭这个兄弟没有印象。
只有跟朱靖坤一起参加实训的十几个皇子,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兄弟。
这些人对这个兄弟的印象也很浅薄。
在他们的印象中,朱靖圭让人觉得非常不起眼,朱靖圭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小心,甚至可以说是胆小。
朱靖圭也很少主动参与讨论,几乎不会跟其他人正面争执。
别人发言的时候,除非是说了非常离谱的话,否则他根本不会主动插嘴。
他发言的时候,只要有人反对,他几乎就会直接住嘴。
虽然他在投票表决的时候经常投反对票,对任何稍微有一点激进的计划都不愿意支持。
但是也根本没有人会把他当做主要竞争对手。
绝大部分人都理所当然的觉得,朱简烜这种雄才大略的帝皇,肯定会选择有担当、有气概、能做事的皇子当太子。
所以,认识朱靖圭的皇子们,现在比其他的人更加的惊讶。
他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父皇选择了朱靖圭,这个平时只会拖后腿的兄弟?
但是现场最惊讶的人,就是朱靖圭他自己了。
今年二十八的朱靖圭听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并没有一下子明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整个人都直接呆住了,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朱靖圭在原地愣神了好久,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
直到朱简烜再次开口,直接喊了朱靖圭的名字:
“靖圭——你到我身边来。”
朱靖圭身后的另一个皇子,也小心的扯了扯朱靖圭衣袖。
朱靖圭这才反应过来,带着十二分的惊愕和惶恐,小心翼翼的从人群之中走出来。
然后在周围所有人的注视下,首先在大殿中间向朱简烜行大礼:
“儿臣领旨,谢父皇恩典。”
朱简烜有些意外,然后意识到他刚才发呆,忘了出来领旨谢恩了。
自己已经让他过来了,他才反应过来。
但却没有直接走过来,而是赶紧把刚才忘的事情补上。
朱简烜对他这个反应还算满意:
“平身,过来吧。”
“谢父皇。”
朱靖圭再次躬身行礼,然后才慢慢走到了朱简烜的御座前。
朱简烜伸手示意,让朱靖圭站在自己的右下方,与左下方的大皇子朱靖坤相对。
大皇子朱靖坤去年已经过了六十岁生日了,现在看到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弟弟成了太子。
关键是自己没听说这个弟弟有什么特殊之处,现在只能看得出来他比较小心仔细,知道把自己忘掉的事情补上。
朱靖坤带着复杂的心情,首先对着朱靖圭拱手笑了笑,然后带着大殿内外的所有人,一起向朱靖圭行礼。
朱靖圭,这个在今天之前都没有几个人注意到的皇子,从现在开始就是整个大明世界的继承人了。
十几天后的正式的册封仪式,更多的是礼仪性质的,朱简烜的决定现在就已经生效了。
朱简烜看着所有人行礼完成,看着站在右侧下方的朱靖圭,宣布朝觐结束。
朱简烜从御座上下来,从御座右侧离开的时候,经过朱靖圭的跟前的时候停了一下,吩咐站在那里的朱靖圭:
“靖圭你跟我来。”
朱靖圭赶紧跟上去,跟着朱简烜离开正殿,然后跟着坐上了朱简烜的车,返回朱简烜日常办公的大殿。
朱简烜在自己的御案后面坐下,让仆人也给朱靖圭搬了个圈椅,让他坐在自己旁边。
然后朱简烜似乎非常随意的问朱靖圭:
“靖圭啊,你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你,作为大明天朝未来的皇帝吗?”
朱靖圭这这一路还真的认真的思考过,自己父皇为什么会选中了在众多兄弟们中毫不起眼的自己。
朱靖圭心中有一点揣测,但是现在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只能小心翼翼的应对:
“儿臣……不敢妄自揣测父皇圣心……”
朱简烜却继续追问和提醒:
“你必须要弄清楚我为什么会选你,才能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
“你能猜中我的心思,才能带着大明变得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