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四一章 佛罗里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四一章 佛罗里达 (第2/3页)

道宽度非常大,而河道的总体落差却又非常小,导致中游的水流非常缓慢,所以被移民称为慢河。

    河流本来就是天然的运输线,慢河的水面宽阔而且水流平缓,更是绝佳的运输平台。

    与此同时,慢河最下游的三十多公里河道,宽度突然从几公里收窄到了几百米,同时河道却大幅度的变深了。

    这三十多公里的河道水深在六到十五米之间。

    美洲东南部海岸线多淤泥滩涂,直接临海的地方很少有适合建设港口的地方。

    东南部的港口大多选在靠近海岸的河道内部。

    在这样特殊的限制性标准框架下,慢河口的条件堪称优秀。

    慢河的河道稍微疏浚一下,就能让上万吨大型海船直接驶入内陆的河港。

    有这样的条件,大明接收佛罗里达之后,慢河流域自然成了大明在这里的最优先开拓区。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大明陆续在这里组建了十五个卫所,早期卫所开拓区人口足够多了之后,就陆续撤销改成了县。

    现在河流两岸总共有五个拥有十万人口以上的县,还有十个仍然在开拓建设中的新生代卫所。

    佛罗里达的两百多万人口,有差不多一半都聚集在慢河流域。

    位于慢河口的这个港口,也是大明在美洲东南部的重要海军基地,控制也保护着慢河的入海口和内河的码头。

    这个地方在朱简烜的前世,大概是美国梅波特海军基地的位置。

    按照舰队提供的行程表上的说明,大明海军的船队将在河口码头向慢河流域的居民开放参观。

    客船上的代表们,可以下船去慢河沿岸的县城游玩。

    严格说起来,这个地方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好玩的,至少相比纽约那种地方而言完全是乡下。

    整个流域内有上百万人口,但是却分散在将近两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大部分人都在乡村,几个县城人口都不到十万人。

    来这里只能体验一下乡野情趣。

    但这里也确实暖和,全年最冷的十二月份,白天温度也有十几度。

    而且除了纽约府的人,其他自由邦的代表们,平时生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城市。

    南方自由邦都是大农村,而北方工业城市的人,又可以体验温暖的冬天。

    让这些人来这里游玩的的话,倒也不至于非常的失望。

    不过也有一个小问题,来自自由邦的贵族如果暴露了身份,那在这里可能不是非常的受欢迎。

    因为这里是佛罗里达最北端,紧邻着美洲自由邦的南部边界。

    南部自由邦的新移民,若是受不了本地的贵族的跋扈,二次迁居的首要目的地也是这里。

    所以慢河下游开拓区的县城里面,有很多从自由邦主动迁居过来的移民,这些人对自由邦贵族可没有什么好印象。

    连带着导致这里的大明移民对自由邦贵族的印象也不太好。

    海军在这里开放了三天,客船上的乘客在下面玩了三天,就有贵族在城市中被嫌弃了。

    不过这三天的时间也不长,这些代表中贵族的比例也不算很高,没有人马上意识到这种现象在这里颇为普遍。

    三天之后船队再次启航离港,继续顺着佛罗里达海岸线向南航行。

    大明安排美洲代表们过年的地方,不是慢河流域这个规模最大的开拓区,而是半岛最南端的孤立开拓区。

    朱简烜前世的佛罗里达迈阿密附近,这个世界现在的大明佛州前卫转化来的海湖县。

    在海岸线之外,由于海浪的潮汐作用,将泥沙不断地卷起来,堆积成了平行于海岸线的沙坝。

    沙坝不断地延长变厚,最终某一端或者两端与海岸线连接在一起。

    沙坝和海岸线之间的海水,被从大海分离了出来,形成了紧邻着大海的湖泊。

    这种湖泊的正式称呼是潟湖,美洲东南海岸的潟湖很多,而大明本土很少有这种海滨地形。

    早期普通移民不知道怎么称呼,潟湖的名字不好说也不好写同样不好理解,普通百姓更愿意称之为海湖。

    佛州前卫撤卫改县的时候,在佛前县与海湖县两个名字之间,选择民间通用的海湖县。

    现在海湖县户籍人口有三十多万人,城区人口只有不到十万。

    大部分居民在周围的乡村种桔子。

    美洲各地的精英们,受了大明皇帝专门安排,被一起送到这个小县城来过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