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零章 海军访问与开放活动 (第2/3页)
这两座自动炮同样拥有机械装填系统,直接从固定的弹药库提取弹药输送到发射架。
单炮管的射速达到了每分钟三十发以上。
导弹巡洋舰和导弹驱逐舰的称谓,是大明皇帝在他们设计的时候新取的。
在此之前,除了特殊的航空母舰之外,大明的火炮战舰分类方式,长期保留着风帆战舰时代的传统。
直接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战舰的形式来区分。
巡航导弹实验成功之后,皇帝直接要求重新设计专门的战舰,搭载各种类型的对地和对舰导弹。
同时也重新拟定了新一代战舰的分类规则。
将安装导弹的各型非航母战舰,分成了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三个类型。
巡洋舰作为舰队指挥舰,配合航空母舰活动,或者率领其他驱逐舰和护卫舰,组织专门的功能舰队。
驱逐舰是远洋大舰队的主力,护卫舰负责近海巡逻和打击海盗之类的日常杂活。
新一代的航母和所有的导弹战舰,全部搭载了对空和对海的无线电探测系统,也就是雷达。
还安装了最新的晶体管计算机,辅助控制供弹系统并完成弹道计算。
有了无线电探测设备,用于远距离和夜间探测,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也终于基本完整。
有了成熟的导弹武器之后,战舰在视野内作战的命中率直接提升了十倍,从命中靠运气变成了落空靠运气。
战舰之间的近距离对抗,也从类似古典时代的铁罐头骑士互砍,变成了枪手决斗。
战场上的典型场景,从面对面厮打很长时间没有什么结果的斗殴,变成了见面的一瞬间就可能决定胜负的生死局。
无论是传统火炮战舰,还是新型的导弹战舰,要么沦为航母的护航舰,要么变成日常打杂舰。
他们理论上不再是海战的主力,不过无论在哪个世界都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
整个世界的主要军事力量之间,长期没有正面的正式的海战发生,大舰队正面战斗的概率和频率不断降低。
无论是航母还是曾经的战列舰,在这个时期都很难直接发挥作用。
平时只是作为威慑力量保持存在。
反倒是中小型的火炮战舰和导弹战舰,要经常出现在各种低烈度的次级对抗场景中,实际控制着海上秩序。
在这些新型战舰中间,还有四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高速补给舰,为舰队提供补给。
另外还有十二艘排水量在两万吨到六万吨之间的大型远洋客轮。
这些所有的大型舰船依次入港,纽约湾和纽约港周围的人群之中,就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
这些大型船只,在茫茫的大海上的时候,还显示不出他们的庞大。
但是到了人跟前的时候,整个船队中最小的万吨驱逐舰,也都像是一座小山一样。
几艘大型战舰的舰桥,比长岛岸边的很多楼房还要高,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出现在那里。
不过此时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两艘庞大的航空母舰吸引了。
纽约本地也有发达的造船业,也能建造数万吨的大型客船和货船,大明本土的各种大型客货船也经常来纽约。
纽约本地人对各种大船也都屡见不鲜了,但是这种现代化的大型航母他们却还真的没有见过。
其实这这两艘新型航母,也是这两年才刚服役的,这次出海也算是一次训练。
航母肚子里和甲板上存放的飞机,也有差不多一半是这两年才刚刚服役的,都是最新型号。
可以携带至少八吨炸弹,并且可以突破音速飞行,已经达到了朱简烜前世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标准。
不过纽约人的欢呼声,倒不只是因为惊讶这些船本身的庞大和有特点。
同时也是因为大明海军舰艇的这个身份,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会让这里的百姓欢呼雀跃。
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庞大的船队在提前准备好的泊位依次停下,码头工人配合拖船将大船锁定。
随船而来的大明海军官兵、移民公司的工作人员,首先轮流上岸休息调整。
客轮上搭载的客人和新移民也陆续上岸。
跟着舰队一起过来的远洋客轮中,有两艘是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