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规则和依仗 (第3/3页)
打世界大战。
九皇子心中想到这些事情,表情有些复杂的念叨了:
“我们捏着鼻子确认的那些会议原则,那些讨论事情的基本规则,难道就是用来协调藩王关系的吗?”
十一皇子的分析,配上九皇子的总结和联想,就是在场的大部分皇子的想法了。
一群人忍不住各自点头,然后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分析。
除非是其中一个藩王想要武力夺取另一个的资源,否则就只能按照这样总体地位平等的方式来实现。
而武力夺取的其他藩王资源方式,相当于一个藩王要削别的藩,那比皇帝削藩更加困难。
皇帝应该会出面制止,否则就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会逐渐失去威信。
至于藩王直接造反,跟掌控天下朝廷的皇帝对抗,虽然大明的历史上已经有人成功过了。
但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根本没有办法复现。
永乐那次,让他自己重打一遍,都很可能会失败。
天工皇帝北伐灭清后继位,更是当时特殊的局势下的特殊情况。
没有人能有天工皇帝的发明创造能力,也现在也没有一个满清等着挨揍了。
同时藩王联合决策的合作方式,并不适合支持任何藩王去夺取皇位。
这种妥协式的联合群体内部,根本就没有一个威望足够的明确的领袖,谁当会议主持人都能扯皮很多天。
关键是主持人也没有任何决策权,只能控制会议流程,控制的不合理,其他人也会站出来反对。
任何人想要推动任何事情,都要靠讲道理说服绝大部分藩王,然后投票通过才行。
除非现任的皇帝有非常重大的问题,已经无能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同时还无限制的搞破坏性政策。
藩王会议上才有可能提出换个藩王当皇帝的议案。
实际上,按照现在贵族爵位继承方式,已经不可能让废物继承人继位了,除非皇帝继位之后疯了或者傻了。
通过藩王决议的方式选出的新皇帝,更熟悉藩王会议的逻辑,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再次降低。
无论是什么规则,只有真正实施过之后,才会变得真正具有效力和威慑力。
同时,按照最近这两年的会议经验,只有只有发生过冲突之后,参加会议的当事人们,才会有妥协的意愿。
事情近在眼前不得不解决的时候,这种会议才会出现高效率的决策。
否则他们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不是当事人真的懒惰,而是大家都希望别人改变现状。
加入会议的时候,所有人之间都是完全平等的,在地位和影响力上都是公平的。
但一旦开始做事,就会有人表现的突出,就有可能产生影响力。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所有人都不希望别人做到这些,所以没有紧急事情的时候,这种会议就是用来互相限制的。
现场闹哄哄的议论了很长时间,大皇子朱靖坤最后做了个简单的总结,也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个提醒:
“我觉得十一弟的分析有道理,我觉得我们可以将其将其作为参考。
“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轻易下结论,就算是父皇的安排中有这样的方面,也不能排除还有其他的方面。
“父皇的长远安排,不到真正落实的时候,通常很难直接看到真相。
“因为有些东西现在根本看不到,我们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所以预测肯定会有偏颇。”
朱靖坤的这段话倒是没有人质疑,反而都觉得非常的合理。
皇子们对于他们父亲的能力,全都是心服口服的,如今的大明就是他老人家一手打造的。
十一皇子和九皇子的分析确实有所偏颇,他们确实有些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远在顺天府的朱简烜,收到了工程院递交的秘密年终报告。
工程院按照朱简烜的指示,用电渣重熔钢制作的大功率高速离心机,已经通过了验收测试。
确实可以实现不同铀同位元素构成的氟化物的分离,可以开始进入工厂化生产环节了。
同时第九十四号元素的持续生产反应堆实验完成,可以建设正式的元素生产堆了。
第九十四号元素就是钚,铀235和钚239这两种元素的同位素,都是直接生产原子弹的核心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