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一八章 未来的考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一八章 未来的考量 (第2/3页)

府。

    潮汕地区前世有四个地级市,现在也只分成了两个府,也没有独立的江门和阳江区划。

    不过从总体上方向上看,特别是对广州府和惠州地区的调整,说明两个世界的调整思路趋同了。

    前世近现代的广东地区,行政区划曾经反复调整了很多次。

    有些调整是执政者的一厢情愿,但也有很多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做的合理调整。

    一个新的国家的建立,不是在会场上宣布一声就完成了。

    都是要有一个建立中央朝廷机构的过程,还要有一个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过程。

    如果是足够成熟的国家政权,还要有对地方势力的整合过程。

    否则就会和封建时代一样,中央权力无法真正深入基层,存在了上千年的士绅势力,仍然会继续把控着地方的权力。

    中央权力无法直接接触到真正的普通百姓,政权的总体上限也就非常有限了。

    古典时代的改朝换代,新朝廷基本上都只要求地方势力总体服从,不带着普通百姓造反就行了。

    传统封建王朝并不追求直接治理乡村的普通百姓。

    但当政权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新政权试图直接管理普通百姓,也要直接发动普通百姓的力量的时候。

    就要对地方的权力框架整体重塑,要打破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方宗族势力。

    前世建国后均分土地、打击土匪、惩治豪绅、缉查间谍的时候,就将原有的存在上千年的行政区划大幅度的重塑了。

    用与传统时代截然不同的方式实施管理,完成了基层治理上的革故鼎新。

    大明现在的地方治理方案,在朱简烜这个皇帝看来,总体上是比较折中的,介于古典时代和那个全新的时代之间。

    没有完全颠覆原有的管理体系,但建立了基层的管理机构。

    在大明本土的普通官员看来,这已经是具有颠覆性的改造了,已经与以往的历朝历代都完全不同了。

    朱简烜自己儿子们提出的广东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也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对于自己这些儿子们的总体评价,朱简烜觉得他们能在互不从属的情况下,协商着把事情给弄清楚,就可以算是成功了。

    只是仍然要考虑,在自己去世之后,没有了自己的压制和限制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否继续协调决策。

    还是要在客观条件上做好安排,让他们在未来不得不互相协调做决定。

    让他们互相牵制,没有办法一意孤行。

    这个体系要稍微复杂一点,要保证就算是决策者被控制,体系也能继续运转,甚至能够继续与外部对抗。

    让决策目标分散并形成固定序列,让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形成制约体系。

    让暴力政变难以找到明确目标,难以实施。

    再配合现代的产业分配和军事力量制衡,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古典农业时代,利益共同体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同时按照现代的眼光看的话,割据势力都属于同一个行业。

    他们全都是种田的,封建主全部都是地主,只不过规模大小不同。

    军阀混战和统一天下,本质上是行业内的兼并行为,敌人掌控的资源被兼并过来,都可以直接继续运营。

    但是到了工业时代和商业时代,利益群体是根据行业体系形成的。

    不同利益群体来自截然不同的行业,他们的利益可以在空间上重叠交错,同时没有办法简单的兼并。

    做房地产的人如果兼并了出版行业的产业也不会经营啊。

    工商业时代的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是天然倾向于分裂关键是难以真正合并的。

    就像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医药集团,金融集团,科技集团,还有传统农业产业,能源产业,航空产业。

    这些行业的直接利益是互不相干的,没有办法直接拧到一块去。

    不过他们之间也不是不死不休的关系,都是有对抗性也有可能出现共同利益的。

    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可以对抗也可以合作。

    具体是对抗还是合作,这种关系也始终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朱简烜稍微考虑了一下,就直接批准了儿子们的调整方案,安排吏部配合他们正式开始实施。

    十二个皇子们互相对抗而又不得不合作,继续折腾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把具体的调整方案真正落实辖区。

    让朝廷选派了合适的官员过来,接管了那些新设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